16岁进厂,18岁出来,永远不想再进厂!那时候,还比较小,学校推荐去了深圳,工厂的工作环境不好
管理严格,去厕所二次以上要被训斥!记得刚去时,埋头苦干,傻傻的,去个厕所都小心翼翼!夜晚,上通宵,那个年纪也熬不住,天天白天睡过了,晚上还是熬不住,半夜两三点要去找个地方偷偷打盹。一般都是女厕所,在我们女厕所,四川阿姨把最后一间隔开不使用,用纸板铺起来,专门用来熬夜补觉!补个半小时二十分钟就赶紧出去看看自己的工作,干一会工作,忙一两个小时;但是,厂里学习出来的东西都用不上了,工厂的工作跟外面的工作还真的很大不同,如果,没有打算一直在厂里作一辈子一开始就不建议进厂。
进厂打工的体验千差万別。进的工厂不一样,体验也不一样。进厂打工。最累的估计要算快递了。我曾经在快递承包区做过。下午一点上班,到晚上十一左右下班。一点开始上班不怎么忙。到五点多开始忙了,到六七点就是高峰期,一直到晚上十一点结束。这五六个小时就好像在前线战场上一样,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一车一车拉回来的快递堆成山。最好的要算外贸公司了。早上八点半上班,下午五点半下班,中午吃饭一小时,每个星期天休息。有三个月一次的季度活动,不是旅游就是吃饭。公司有季度考核,有年终奖,有七天待薪年假。进厂打工有好也有差。进到好的厂就好,进的差厂就非常不好。
种感觉,有的人认为很好,有的人觉得枯燥无味。我自己吧,从一出来进了电子厂,做了两年多吧,天天八点上班,十二点下班,一点半上班,五点半下班,六点半加班,九点半下班。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每天做一样的东西,重复又重复,后来出厂了。过了一年,开始接触服装厂,这个更累,有的服装厂一天上班十五六个小时,有的人性一点的还好,中午休息一个半小时,晚上下班早点,就是一样天天做一样的事,每天就是车衣服,只是有些好做有些不好做而已,每天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趁年轻,还是学点其他的技术,不至于太累。
厂里的生活简单粗暴,吃的是食堂,食堂菜煮的比较多,但没有什么丰富的菜式,无非是煎鱼,土豆烧肉,蒜炒菜心,通心菜,生菜,包菜。吃了两年,后来看到都想吐。只好常常吃方便面,用刺激的重口味来掩盖水煮菜的难吃。天天集体宿舍,下了班跟疯了一样排队打卡,然后回宿舍排队接水,集体冲凉,一群女生并排冲凉洗澡,有的白花花,有的黑黝黝。
周末休息一天,集体逛大街,去的都是小排档,买的衣服都是虎门货,一年去一次海边,跟大家一起煮饺子,海里人山人海,公交车上全是玩累睡倒下的脸。打的打呼噜,流的流口水。
首先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工厂打工的都是劳动者,务工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地位的价值观叫做工薪阶层,工薪阶层的薪酬是按照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准,或同地域同行业的水平来结算的。农村地区甚至有些地方要稍低一些。进厂务工按照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规定,业主是要给工人缴纳五险一金的。但在农村地区很多工厂在这方面还不是很规矩。所以经常发生工人维权现象。工人很辛苦。有三八制的,有对班倒的,有经常加班的。但不管怎么说,劳有所得,老有所养是他们的追求。全社会要以包容的目光接纳基层一线的工人。
我有在浙江宁波一家太阳能厂上过半年班.我在那家厂做质量检测的事情.当时是分为白班、晚班轮班倒,我白天主要是在二车间监督太能能电池板的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上班的时候要先去换衣间换工服,脚上要套上鞋套,去和上一班的质检员交接工作,比如上一班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这一班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什么等.等这些事情弄完以后,就开始按照要求的步骤进行检验,还要做好对应的记录工作.那时候的工资还是比较可以的,能够达到平均4500一月的工资水平,有了钱还是能够满足自己的很多物质欲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