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住一个宿舍的是一位车间里的姐姐,她一亲戚家盖好的房子入住,大家一起吃饭,她包了八百红包。她的工资条我是见过的,月薪不到三千二。八百,相当于她四分之一的工资,一个星期的工作收入一顿饭的功夫就没了。并不是说要向钱看,吝啬花钱,看她那无奈的表情,正如她所说的,人家都拿那么多,大家关系又都那么好,不好意思少拿呀。是的,如今,拿钱多少已经是衡量人与人之间关系远近好坏的一个标准了。
我们杭州本地同事,逢着结婚的,五六百蜻蜓点水般地就没了。正如一阿姨所说的,这是起步价,如果像你们山东一样随个一两百会被人给轰出来的哎。一句嬉笑话却也说明了当下的红包形势,平时还好,偶尔包一个不至于让自己经济陷入窘境。最难过的是逢着五一十一过年这样子的节日,感觉大半年甚至一整年辛辛苦苦存的积蓄一下子就花光了。
在我们老家泰安,关于随礼这一块,一般来说,一千块在我们那确实不算少的,普通同事朋友之间结婚随礼一百,好点的二百,最好的不过六百;亲戚之间普通的一百,关系近点儿的四百六百都有。这一千,首先是我很轻松地就能拿出来;其次,也受从众心理的影响,作为亲妹妹,要比别人拿得多;最重要的是,我是开开心心地拿的。
要说在前几年结婚拿个100-200就搞定了,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钱都贬值了。同事都是300,两个人合包一个红包。大学室友1000,关系不错的同学500。多么痛的领悟。
记得是在2014年,身边的朋友、同事结婚的结婚,生孩子的生孩子,一个月的时间花了几千元,那个月我是在吃老干妈就着馒头的情况下度过的。
假期8天,有6天是要参加婚礼,10月份的工资根本不够随份子钱的话,那我宁可在公司加班去超市卖猪肉,我都不想去,看见我是心疼又肉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