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彩礼正常,超过十万有点多,特别是贫困地区你攀比彩礼有何用,就是当时你非要这几十万、结婚以后也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还得自己还、还是穷,都说我们这是三斤三两,实际我打听一下就是三万八或三万一千八,意思是三家一起发(财),这点彩礼大家说是不是不疼不痒的?普通家庭也都能接受吧?定亲是一万一、意思是百里挑一,不知道咋就慢慢从101块、到1100、最后是11000了,走走过场而已,确实有土豪给的多的,毕竟是少数
要彩礼没错,我们国家一直以来的风俗就是礼尚往来,彩礼和陪嫁是对等的。这个跟贫富没有关系,不能因为女方条件差点,就只收彩礼没有陪嫁,或者彩礼和陪嫁价值相差太多。换句话说,不能靠结婚来挣钱。如果男方条件差点,多少给点彩礼,以示诚心,不要陪嫁也未尝不可。总之,这是站在传统风俗角度看问题的。结婚这种事还是要双方商量,只要双方认同,给一百万彩礼不要陪嫁或者女方陪嫁房子车子而不收彩礼也未尝不可!
地区不同,礼金不同。我结婚的时候是6万。怎么说呢,个人感觉还是不低的。还是希望各地区能够重视这个问题,不能因为礼金给不了就棒打鸳鸯。现在各地也在控制这个事情,不过效果不大。真心希望父母能够重视起来,给儿女一个轻松愉快的婚礼,也给啃老族中的老人喘息的空间。只要双方认同,礼金毕竟是内部的事情,多或者少,有或者无都是可以消化的,没有必要和别人攀比。过来人,吐槽下。
彩礼这个问题真是老生常谈了,存在了几千年了,皇上娶媳妇也给彩礼的,存在即合理。在我看来彩礼就是给女方的一个尊重一个诚意,同时也是男方一个面子。都是量力而行的,适而止可。至于有天价了,狮子大张口了,我不怎么认同,一般情况下找对象都是门当户对的,不同阶层财富不一样,彩礼数字肯定不一样,娶个老总女儿,你给个三万五万彩礼就和骂人一样,都是平民百姓,三万五方就很正常了。在我知道的范围内,彩礼都是有的,而且不是要的,是男方主动送的,在双方定亲的那一天。
为什么现在大多都烦感彩礼呢?问题是,现在的彩礼曾曾的往上涨,好像含有买卖味道,按说彩礼多少那是男方表示谢意,并不代表买媳妇儿,可以说现在林子大了去了啥鸟都有,有的就是狮子大开口,搞的婚事方面雾烟彰气,现在的男孩子不敢谈婚事,就是因着女方三斤三两,万紫千红一片绿外加昂高的彩礼,所以不怎么像以前那样屁颠屁颠的追求女孩了。
就我个人而言,女方要彩礼,合乎情理,但是不能过度。越穷的地方彩礼越重,农村高于城市。彩礼变质无非就是:一,养女儿就是给别人养的,嫁女时多要彩礼,用于养老或是改善下自己的生活;二,旧的观念作祟,出于攀比心理,好面子。但是风光了自己,却苦了相爱的两个年轻人!何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