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清明节不回家再忙也不如死者为大吧,这么点道理不懂吗!自古以来我们都讲究百事孝为先,孝道都做不好凭什么做好其他的?再来说说花钱请别人,你能花钱让你别人帮你传宗接代吗?你花再多的钱也无法弥补你不去祭祖的不孝行为。
百事孝为先,能亲自去就亲自去吧。有什么心里话也可以趁机絮叨一下。
都说善待珍惜眼前人胜过几万次的扫墓!我想说,善待身边人是一定要的!但扫墓是为了去看看逝去的亲人的!我除非回不去,不然我一定亲自去看看母亲!活着的时候不是没有善待,是还没来得及善待!我知道再怎么样也弥补不了什么,但是我心,不是做给谁看的!
个人认为,能把先人气的坐起来。真实说起来,祭扫等各种仪式性的追思有两个目地,其一是一种释放,对于先人离去的悲痛之情的释放。其次,则是一种心理上的平衡。这一点不得不佩服先人们的智慧,通过固定的节日来提醒和宣教,并在每年一次甚至几次的祭扫中提醒社会上的每一个国人你从哪里来。所以,你从哪里来的问题最先出现在西方,而在中国,这个哲学问题在在一次次的强化中被从心理上解决。
为什么亲人活着时可以找人代替尽孝,而死去时不能找人代替祭拜?真想不通?找人祭拜就是心不诚了?怎么去定义呢?观念不变永远也不能进步其实是一样的!如果说非要说烧纸钱,烧纸屋才能算祭拜,那你们又有多少人还在烧呢?没烧的就是心不诚的!
祭祖有两重意思,一是安慰自己心理,二是做给家族人来看。至于孝或者不孝无非是给身边活人评说而已。家族的人谁也代替不了自己的心意,父母亲情谁能代替?生前多端一杯水才是真孝顺,死后怎样无从知晓,全凭自己心意了,找人替也罢,只要自己过得去也没有多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