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农村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从小对我就非常严厉,在他们的眼中“棍棒底下出才子”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对我要求非常严格,从小就培养自强、独立的生活习惯。记得六七岁时,公路不通,走三十多公里的路程走读,每到冬季,想想都害怕,甚至和去年在云南昭通出现网红“冰雪里的男孩”有得一比。本来是可以享受和父亲在同一所学校陪读的,但是在他的要求下,让我自力更生,艰苦求学,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在他的培养和教导下,才有我养成“有红旗就抗,有第一就争”的性格。
大约从我七八岁的时候父母开始吵架,吵得既频繁又激烈,几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还动手,有时候他们为了避开我吵架,要么把我赶到离家十几米的小屋里自己睡,我经常被老鼠吓的睡不着。要么他们出去把我和妹妹丢在家里,妹妹哭的时候我就吓唬她说再哭狼就来了,我自己也害怕的不行。这种日子持续了差不多15年,后来上大学的时候还经常做噩梦,曾经我恨不得父母离婚也比天天吵架强,我现在对除了我女儿之外的人都比较冷漠,感觉自己没有爱,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是我改不过来。
19岁的时候,我离家到外地复读。一天父亲来给我送生活费。他交给我后说了一句“不要记挂家里,我去赶最后一班船”。然后他就向校门口走去。钱是用一张废纸包着的,五角,一块,二块,五块的一大沓。我知道是父母省吃俭用攒下的。心里一酸,向校门口追去。父亲已经走远了,因为走的有点急,背上一大块衣服被汗水浸湿,贴着瘦削的脊背显得有点佝偻,搭在肩上的长汗巾,在河风的吹拂下,一甩一甩的。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我的泪眼里。却又以最大画面定格在了我的脑海中,30多年过去了,仍栩栩如生,永不褪色。父亲的背影教会了我做人要善良,要懂得感恩。
就是小时候有一次在大街上,看见了一个小孩在乞讨,就给了他自己的零花钱,结果我过了一会回来发现他正好好的跟他妈在数钱,从此再也不相信乞讨的人。
我提什么要求,他们都会满足我,宁愿自己生活艰苦一点,我觉得这对我影响最大,让我懂得很多,以后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
大学参加志愿者活动,经常去养老院帮助一些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件事情对我影响很深,让我学会了如何孝顺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