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叮咬血液中含病原体的寄主后,病原体进入蚊子的消化系统但不被消化。通常蚊虫类传染病原体都有许多避免被消化酶降解的方法,有些可以抵抗消化酶作用,大多数病毒都会迅速穿出蚊子的胃以免被强大的消化酶分解。但是HIV、埃博拉病毒却会在胃中被消化,蚊子吸完血后1-2天HIV就会被消化得失去再感染的能力。而疟疾的传播就复杂了,当雌性按蚊刺吸病人或带疟原虫者血液时,在人红细胞内发育的各期原虫随血液入蚊胃,雌、雄配子体能在蚊胃内继续发育,其余各期原虫均被消化。在蚊胃内,雌雄配子受精形成合子。合子变长,能动,成为动合子。动合子穿过胃壁上皮细胞或其间隙,在蚊胃基底膜下形成圆球形的卵囊。卵囊长大,囊内的核和胞质反复分裂进行孢子增殖形成数以万计的子孢子。
蚊子在吸血前会从唾液管分泌唾液,因为唾液中含有抗凝剂可以防止血液凝固。这一分泌过程也是许多蚊媒病的传播关键。登革病毒会迁移到蚊子的唾液腺中,可以在蚊子唾液腺细胞中繁殖8天~10天后随着再次吸血而传播。感染病毒的蚊子可以终生保持传播登革病毒的能力,并可经卵遗传给后代。类似的,疟原虫的子孢子随卵囊破裂释出或由囊壁钻出,经血淋巴集中于按蚊的唾液腺,发育为成熟子孢子。当受染蚊再吸血时,子孢子即可随唾液进入人体,又开始在人体内的发育。乙脑病毒并不会在蚊子体内繁殖,但是会迁移到唾液腺。貌似黄热病毒也不会在蚊子体内繁殖?
我也不是学医的,但根据之前看的一些相关的知识好像是不可以的,或者换一种比较不那么绝对的说法,概率极其低。艾滋病是通过人的体液和血液传播的,一旦离开这些物质,艾滋病毒都会死亡。并且感染艾滋病需要一定量的病毒才可以。蚊子叮咬是为了吸血,并且不会在吸入后再往外吐。另外艾滋病毒在蚊子体内也不繁殖,都会被消化破坏。蚊子传染艾滋病毒的途径只有其吸血后嘴上残留的血液,但要相当大的量才行,大概要几百只蚊子同时沾染一个艾滋病人的血液然后再同时叮一个未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才有机会。
蚊子即使吸饱了血,这个血液量也达不到传染的剂量,更何况蚊子如果吸饱了血,就不会再去吸下个人,动物都是比较纯粹的,吃饱了就是吃饱了,不会贪得无厌再去觅食,毕竟觅食也是很好体力而且有风险的事情,大家看动物节目,食肉动物例如狮子老虎鳄鱼如果吃饱了,即使再有食物再附近溜达甚至挑逗,食肉动物也懒得理,美美的睡一觉。似乎只有人类这样的高级动物即使吃饱了,看到更好吃的还会有想法,当然更多的时候,人和动物饱暖之后会考虑其他更高级的追求。
理论上,倒是有一种可能蚊子吸血过程中传播HIV。那就是,蚊子口器中残存的微量血液会随着唾液被注入到人体内,导致HIV传播。但实际上,蚊子每次吸血量大概0.02ml,口器中残存的血液极其微量,假设HIV能够在微量血液中存活,研究人员做过相关模型,大概需要3万~上亿次的叮咬才能达到感染HIV的量。同时被3万只携带HIV的蚊子叮咬,这种情况一定只发生在地狱。so,艾滋病传播途径不包括蚊子。
蚊子在叮咬人时,它其实是用6枝针状的构造刺进人的皮肤,这些短针吸人血液而不吐血,所以艾滋病病毒不会靠此传播。然而蚊子会放出含有抗凝血剂的唾液来防止血液凝结,这是关键,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就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通过唾液将病毒传染给人。所以蚊子可以通过唾液传播登革热病毒而不能传播H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