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师教导的大都是对孔乙己这个人的迂腐,自欺欺人,死要面子这些方面进行批判!听着老是在批判自己!感觉自己好可怜,可我努力了啊,真的感觉还好累呢!什么时候我上班错过了中午吃饭的点别人才不会笑我傻呢?什么时候我走路摔倒了给我的不是说笑不是躲着而是一双手呢?知道那时我好痛的!每年回去过年,穿着看似人模狗样的衣服,为啥有着孔乙己穿着长衫的感觉?口袋里真的没有钱,辛苦年年勉强果腹。唉,不说了,真的有人笑看我流泪!
重读《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成年人的悲哀。
鲁迅先生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表示孔乙己的经济状况和“短衣帮”差不多,承担不起坐喝的价钱,却又穿着长衫,来显示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的“不一样”。矛盾的孔乙己便也跃然纸上了。
我们现在再看一次孔乙己,自然会触目惊心的想起自己呢?
看完《孔乙己》之后更多的会觉得孔乙己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孔乙己这个人本身是好的,而且很优秀,是当时那个时代把这个人给毁了,其实他应该有更好的发展的,但时势造就人才,但也在毁掉一个人。孔乙己只是一个时代的典型,其实社会中大量存在这种人的。当时把这些有思想的人都会弄得僵硬,刻板。其实鲁迅在写《孔乙己》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可悲但不值得同情,孔乙己并不只存在文章中的那个时代,现在人们身边就有很多的孔乙己,他们固执迂腐教条,凭借知识份子的身份自认为高人一等,人分三六九等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在他们眼中除了自己读的是圣贤书其它均是不入流的奇巧淫技,拒绝接受时代进步的事实,自始自终活在过去的世界里,
看完鲁迅先生的《孔乙己》,透过文章我能够感受深切感受到那种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反映出了封建教育带给读书人带来的毒害,让我在意外之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庆幸自己生活的时代对教育的重视,也让自己有了深深的反思。
在鲁迅的小说中,孔乙己是个读书人,但这是他塑造的一种外部的标识,是落魄的孔乙己借来掩饰和抵御别人瞧不起、嘲讽的方式和方法。借此将自己隔离于现实生活,用于保存自尊。而且孔乙己十分的固执且不自知,他没有认清现实,坚持标榜也只会为自己招来更多的嘲讽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