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的用谷歌学术,中文用知网万方,如果偏学术,就先读review吧。
个人挺喜欢用谷歌学术,搭配检索式使用,无奈被墙,可以用谷粉搜搜等代替,结果一样的。
打造搜索思维。当我们在寻找某个资源的时候,有时候无法根据现有信息做出具体定位。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人为的发散联想、推理演绎,一步一步通过已知的线索顺藤摸瓜。所谓的 “搜索思维”,其实也就是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在搜索之前,我们首先必须清楚自己要找什么,然后通过对搜索目标的理解,将搜索内容进行拆分,进而找出事物的本质和关键。
一次检索策略的运用后,肯定是不够的,通过一些与检索需求相关的文献阅读,对课题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或许也会产生新的检索需求。更换或调整检索式,或更换数据库再进行检索。
检索一般分为简单检索、高级检索,简单检索里有作者、题名、文摘等检索项,这个容易理解。高级检索涉及到检索式的构建。每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检索策略,这个可以在数据库类似“帮助”功能里学习。但是有一些通用的策略,比如“或、且、非”等逻辑连接词、截词符的运用。
寻找关键词的同义词、下位类,这个可以在百科、知网知识元等地方搜索,用于更全面地检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