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多数能上的了三本的孩子,家境都不错。当初念书的时候,21个男生18辆轿车,有一个开保时捷,现在都还记得。
毕业后,家里实力强的都给安排好了,不想被安排的,哥几个合伙开了个公司,挣了是自己的,赔了家里掏。
大家年纪轻轻都是总经理,董事长的,现在想想都很可笑。
现在也差不多毕业7年了,一瞅条件好的还是条件好的,条件不行的,在小企业里默默无闻当职员的也有。
但总体来说吧,大家三本出来的,有的考研,有的创业,有的奋斗,也有的挥霍,不尽相同吧。
异乡已经变成了她乡,有了家庭,也已经为人父母。觉得一切可能都太快太快。每天和猴仔斗智斗勇,时不时的在暴跳如雷的边缘默念着亲生儿子又恢复到耐心,惶恐着没有工作向丈夫讨要经济来源的惶恐。庆幸这样的惶恐快要结束,也幸运着丈夫的态度。过的怎么样。我想我是开心的吧。开心着找到对的人的幸运,虽然陪伴的时间还太短。惊喜着儿子成长带来的过程,虽然淘气的劲儿还在后头。
我曾经的一个学生,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很普通的一个三本学校,学校在太原飞机场旁边,学校低调的不像个大学,就在这样的一个学校,三本学校的她选择了考研!好多人都说考不上,甚至连老师都说你们试试就好,不要留下遗憾就ok。然而事实打脸,她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海洋大学录取!她的背后,是大家看不到的汗水,努力,坚持,对梦想的渴望!
我们村里有个小伙子当时是在天津上的一所三本院校,他家里面父母基本上是在当地的一所中心小学做饭的,因为她姐姐嫁得一个有钱人,所以说他大学时候的花销基本上是他姐姐出的,那时候说他在大学期间基本上花了十几万。后来毕业了以后,他回到了当地,在一家化工厂上班期间还做了办公室主任。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本县的公务员,现在是在县城的宣传部上班。
这个东西不是三本就一定不行,很明显的差异就是有的三本学校在报考的时候显示的是二本,而且分还不低,其实三本学校跟一些大学差的不是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每个孩子都不笨,只不过是学与不学,我们有可能只是差在了学习氛围,在我身边三本的同学真的很努力很努力,
三本大学的我 毕业快三年了 邮政小柜员一枚 农村的空气很新鲜 天空有时很蓝 有时很灰 客户们多是颐养天年的老伙计们 听不见看不清是常态 冒鬼火是我的日常 每月假期比我的大姨妈还少 我觉得人生不可以放弃 我可想逃离了 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