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人口急剧减少是无法避免的,更何况许多农二代,农三代是不希望再从事农业的,闲人闲地猛增,这就跟老龄化一样,同样沉重的包袱一同向党和政府袭来。种短时间发家致富的例子,有,而且不算少,但是考虑到全国几亿的农业从业者,能够有这种想法的人凤毛麟角,按比例算下来你觉得还多吗?从来没有一个行业是可以让你轻轻松松的、很短时间就能积累到大量财富的。
新技术进入农业领域,主要有两个问题:“水土不服”、“眼高手低”。某些新技术进入农业领域,起效慢,不能得到广泛认可。部分农业人急功近利,不愿意冒险采取新技术。科研院所效率低下,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存在制度性的障碍。部分科研人员不能够真正认识到技术应用的前景,高新技术应用不接地气。
农村的发展,不能说完全达到了城乡结合的标准,但是农村的各方面指标也都大大的提高了。我是黑龙江人,这边有大片黑土地,有着很多农场,这边虽然早早就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作业,基本不需要太多人力劳动,但是很致命的问题是农民种地赚的很少,农民得到的很少的实惠。
现在的农村挣钱挣得太少了,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却在不断的进步,真就是应了那句话“花的比挣得多”。不得已才出来打工,多挣些钱,想让家里的老爹老娘、老婆孩子,生活的更好一些,要不然谁不愿意老婆孩子热炕头,背井离乡的滋味真不是人受的。
虽然农业机械化已经有进步了 但是种植技术方面、维护方面的科技投入相对弱。为啥家家都愿意种玉米啊…因为玉米好种好打理啊。言外之意还是种植其他作物不省心、不省力,搞不好还收成低,再搞不好销路也没保障。
这边属于国有农场,所有作物的种植都是统筹管理,都是计划经济。农作物单一,只是玉米,水稻这些产量高但是经济附加值低的作物。农民靠天吃饭,如果风调雨顺就能赚钱,如果稍微有点不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