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冬天漫天的大雪,记得小时候,我妈让我给弟弟去分水小队取奶,天气寒冷,雪下了—尺深了,走路很费力,到二道岗子把我累够呛,拿着_瓶奶,踏着雪往回来的路连脚印也没过了,雪一先又_先的下着,我走的都冒汗了。雪在东北上学时下的最太,有一次下了四十公分高,上下学都很难走,但是很快乐,放学一边走一边玩打雪仗,堆雪人,寒冬,。还去看冰灯冰灯在胜利公园,记得六到七岁时和父亲去看冰灯,回来坐六路车到工农广场,下车后。迷路了,最后逢人就问路,从南湖冰上走回家的。那年的雪和冰灯还有父亲,是我一生不忘的记忆。
高中中考结束回家。我们读高中时,一般的中考都会安排在中午结束,然后带着自己的被褥高高兴兴的回家。那是一个暴雪纷飞的中午,考完试大家都饿着肚子拖着行李骑着自行车往家赶,雪越下越大,逐渐淹没了脚踝,只能走着推着自行车回家,15公里的柏油路硬是走了4个小时。半道上自己身上穿的外套和头发已经被冻硬,且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那种感觉终身难忘,饿着肚子,推着自行车+行李,挨着寒风+大雪,只有真正体会了才知道其中的痛,快10年了,当时的一幕幕还清晰的留存在自己脑海里。
1990年,我上高中。高中是在当时的南阳县四中上学,距离老家有四十里地。我们那时是住校,也就在住大寝室,通铺,每个月回家一次,每次都要骑士自行车两个小时,穿山腰,走农田,主要是想缩短些距离。所以基本上一个月回家一次就得用自行车驮一袋小麦,带20元生活费。这二十元钱有几元钱的面粉加工费,也就是校面粉厂收的。剩下的十几元钱,主要用来买菜票(副食)。小麦按斤数折合面粉换成了饭票(主食),去食堂打饭用。
儿时的记忆里,冬天有漫天飞舞的雪花,白花花的积雪,厚厚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雪地里有纯净的空气,呼吸出的哈气,证实着天寒地冻的寒冷。至今想起来,忍不住笑出声。一群小伙伴,聚在我家门前的街道边。嘻嘻哈哈地堆雪人,开心多半来自于这场雪,也来自于在雪地里可以做其它季节无法做的事情。小手和小脸冻得通红,也不在意。只为合力堆一个像模像样的雪人。怀念雪天的笑脸,怀念雪地里的情怀,怀念儿时的小伙伴!
记得童年时寒冬的一天,夜雪晨晴,厚厚的积雪覆盖了远山近岭,家乡的大街小巷、场院田野,到处白茫茫一片,太阳升起,雪地的反光耀得人直眨眼睛。常言道:下雪不冷化雪冷,伴随太阳渐渐升高,积雪有点儿融化,但寒冷却如虎添翼,变本加厉了。我和邻居的几个小朋友,见了雪便忘记了严冷,一会儿堆雪人,一会儿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欢声笑语把树枝上的积雪都震得纷纷落。
冬天的美好回忆一个雪就足够了!我老家不经常下雪,下的也不大。我现在所处的城市哈尔滨倒是挺乐意下雪,而且一整的冬天都不会化的那种。有次晚上和朋友打雪仗,两个东北人把我埋雪堆里揍,欢声笑语间让我真的体会到了东北人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