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完全取决于你对那个人的看法。我的最重要的回忆基本上都在高中时代,所以我把高中同学当例子来表达我的看法。高中我们宿舍兄弟的关系非常好,我高中最亲密的几个兄弟都是一个宿舍的,他们是我高中人脉关系圈里面最中心的一环,我们几乎形影不离,干什么都一起。现在上大学了,也常常联系,回去了还会聚一下。可是现在分开之后我回忆才发现,其实根本找不到原因解释我们为什么会关系这么好:一号床是个文艺青年,他的爱好是转笔,追妹子。他的下铺是个肥宅,除了打游戏就是睡觉。三号床是个自以为有品位的胖子,喜欢买贵的衣服和生活用品,他下铺就是我,一个自以为是的学渣。。。我们宿舍其他人也基本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圈子。。。我想,我们这群人之所以会成为好兄弟,最主要的原因是一开始就给了大家一个好印象,高中我认识很多跟我性格相似或者不同的人,但是因为脾气的原因,基本上没能跟他们成为朋友,甚至因为不懂事还打过不少架。和我们宿舍这群人待在一起,我就感觉很安心。 人与人交往,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
谈到这个话题,我立刻想到去年暑假我在表哥家的时光,我平常比较喜静,有点内向,然后我表哥是个精神力贼旺盛的人,早上五点多我还在睡觉,他就把我拉起来去爬山,然后八点回来又带我去摸鱼撒网,撒好网下午一点,我睡到晚饭的点,醒来发现我表哥不见了,表姨夫说他去收网了,等他回来以后,又让我陪他打个通宵的游戏,第二天照第一天一样继续过,整个暑假都这样,没看他累过。然后在那个暑假过后,我有了早起的习惯,体育变好了,还瘦了十斤(●—●)
现在跟我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孩子住一起。她比较温和,而我性格比较爆,她很节省,我花钱大手大脚。有一次去外面吃饭,去的时候是别的朋友开车接我们过去的。吃完饭我们自己回来,我准备打车回来,她说坐公交车,坐公交就公交吧,可是没有直达的,去公交车站的时候走了十来分钟,下了公交车又走了十来分钟,本来打的回去十分钟就够了,结果花了三倍多的时间才到家。走的真累……平时运动少,
我身边有,很巧的是我们俩个的名字还一样,她是那种特别开朗,社交能力强并且很有领导力的人,而我恰恰相反,我是一个内向腼腆的人,不太爱说话,社交能力也很弱的人。所以在班级里我常常被忽略,而且只要在班级里有人喊我们俩的名字时,我都是一点反应没有,因为我知道他们叫的是他不是我。
我性格偏内向,但是有些时候属于外向的,我喜欢跟陌生人打交道,不擅长和身边的人打交道,也不知道是一种病?还是一种病?身边性格相反的很多,感觉他们生活很无忧无虑,对于一切都不是特别怕,不会像我做一件事顾虑很多的那种,我活的累,他们可能表面不累!
有原则的感化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