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们能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绝对是人中之龙。他们社会阅历丰富,见识卓越,经常同社会各界接触,深知民间疾苦,也明了动乱的原因。因此,后世的皇帝们想达到开国皇帝的高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开国皇帝的儿子和孙子还能受到开国皇帝的影响,以及开国老臣的辅佐,因此前几代皇帝比较有作为,但是随着开国一代的影响越来越少,后面的皇帝越来越平庸。
皇帝在君主的位置上80%不合格或比较平庸。开国皇帝能从群雄中脱颖而出意味着他能够善用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正确的治国理念和人才储备厚度会深远的影响后面几代人,另外王朝更替大部分比较血腥,人们一下子过渡到和平局面容易满足,产量增长快,精英阶层也不会有奢靡的风气。
集权专制,专制是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大一统王朝的特色,只要是专制,一个王朝就不可能一直延续,不出百年就会由盛转衰。这是因为皇帝的权力太大了,军政大权和生杀大全都集于一人之手,而权力会腐蚀人心,明君还能节制,但昏君就会利用权力追求享乐。
在清朝时期,人们还不怎么了解重金属的危害,他们还经常用含汞的材料最为皇宫的装饰品,而又因为汞是一种易挥发的元素,为此在皇宫里的皇帝随着时间的流逝,吸收的也就越来越多,为此导致身体的不适,导致生育能力下降。
北京地区大气扩散条件不好(北京雾霾严重的原因之一),再加上皇宫内部高墙林立,挥发的汞蒸气特别不易散开。于是它们便被长久待在宫中的人吸入体内,清朝的帝王血脉或许就这样被神不知鬼不觉的扼杀在“摇篮”之中。
倒也不是他们不运动什么的,帝王功课不简单,骑马射箭四书五经虽然不能样样精通,但比普通强一点还是有的。溥仪在年轻的时候被宫女榨干了,后来对这方面提不起兴趣。可能这就是国运吧,晚清一代不如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