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早些年春运时回老家,最惨的一次是根本就挤不进车厢里,从湖南长沙到贵阳,一直站在门口,实在累了,就蹲一下,那滋味,现在很难想像;好在青轻力壮,还可以扛下来。后来有几次到外地勘测,特意准备好雨衣),到晚上带上雨衣钻到座位下面,也顾不上各种脚臭,睡上一觉,比在外面一夜还是要好很多,起码可以舒展身体,美美的躺下睡一觉。
我嫁的比较远,婆家,娘家轮流过春节。女儿小的时侯带女儿回娘家过春节,真辛苦。汽车倒火车,火车倒汽车,那时没高铁,坐绿皮车,上了车以后抱着孩子只能站着,不能埋怨没人让座,因为好多人要坐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小时,老公上车以后会找有人占位的,十元钱给我娘俩买一个座位。春节挤火车就一个字‘累’。现在好了,我们都是中午在婆家过,下午坐高铁,天黑之前到娘家过,一天双方家人都能团圆。
以前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每次回家都能提前买到硬座,每次坐到崩溃的时候都告诉自己,明年一定要买个卧铺不然打死也不回家。但是每年到了抢票的时候,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搞到了一趟回家的硬座,又屁颠屁颠的奔赴车站,进入下一场修行。痛并快乐着,因着终点的美好,仿佛过程中的难过也并不那么不可逾越。要做超过24小时以上的火车,真心受罪。中途没有深度睡眠,腰酸背疼腿抽筋,回到家时整个人都快散架,睡在床上都感觉床在摇晃。
感觉有座位票就是人,站票跟狗差不多,卖东西的来了,不知道往哪里钻。
随着高铁通车里程的增加,普通火车在春运中逐渐居于配角、支持地位,今年乘坐加开的K字头火车,发现除了始发站广州上车人比较多,过了韶关,火车上几乎没有站着的人!没有想象中的拥挤了。
人山人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