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的时候就出来工作了,最穷的时候住了十天网吧,每天一顿饭,身上都臭了。十八岁的时候在工厂,晚上八点到早上八点,午夜12点给你一包泡面,这是晚餐。上厕所要写假条,抽烟要两根一起还是十八岁,在工地,连续30个小时没睡觉,吃喝拉撒全在工地,站着睡着了搬地泵管子,一个人,大太阳,硬生生搬哭了。
跟女朋友逛夜市,女朋友看中了一双凉鞋三十五元,而我兜里只剩下了二十元。女朋友看见我犹豫了一下,便说道这个鞋子突然就觉得不好看,拉着我就走了。我当时就觉得日子过得很难,连这么便宜的东西都买不起,真是愧对女朋友。从那一刻我下决心一定要努力挣钱,不让她过苦日子。
拿到亲戚家的橘子,临走的时候亲戚说“我们家不吃这种东西,你拿回去给你那女儿吃吧”,我妈含着泪说了一句“姐,我们先走了”拉着我就走门口,大颗大颗的眼泪往下掉,跟我说“回家”。
前几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跟我说有个充话费送手机的活动,问我要不要买。因为她用的手机还是那种键盘手机,之前跟我说,出去的时候别人跟她说:你怎么还用这种手机?当时感觉很尴尬。 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很心疼,我特别想给她买个好手机,就算她不会用,她也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可是我现在只是个一分工资都没有的实习生,我还要向家里伸手要钱,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特别没用。赶紧熬过这段日子吧,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我会很努力,不要一直这样,我想给你最好的,可我什么都做不了。
大学的朋友,家乡是在甘肃一贫困县的村里,弟兄姐妹一共五个,他排老大。见过他家的房子,怎么说呢,跟危房差不多,梁顶是蜘蛛网,不多的家具上结满了灰尘。三个弟弟,住在一间房,凹凸不平的墙壁挂满了奖状。朋友憨厚一笑,指着墙上说,一部分是他的,从小到大都有。他学的是机电,成绩是真好。大学几年都是标兵,每次拿了奖学金和助困金,做家教拿的钱都往家里打,三百五百的打,那一年,线上支付还没限制这么普及,而他那破旧的,由他母亲缝的布钱包里连个红票子都没。
我小的时候,九十年代初期,最期望妈妈赶集回来给我带最爱吃的麻酥糖。每次妈妈都答应的好好的,我左看右望,远远的看到妈妈骑着自行车回来的时候,我飞奔过去,翘首企盼的问妈妈要糖吃,妈妈总会一愣神,“我忘了”。次数多了,也就麻木了。那时候小,总觉得麻酥糖一定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小时候能吃上麻酥糖是我念念不忘的念想,直到现在也是。越馋越想,越想越馋,越得不到的越是念念不忘。人生为啥那么艰难啊,我只是想吃一块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