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从这件事预测到了贾府的没落,她在大观园里虚度了几年青春,她是清醒的,和黛玉不同。黛玉是至死也要把生命沉溺在青春,可宝钗却早早的从青春典礼上提前毕业,不痛哭流涕,亦不拖拖拉拉。她知道自己无忧无虑的逍遥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必须承受世俗的压迫,比无选择。比宝黛这对沉溺风月的小儿女清醒的多,也失去了许多少女的喜怒哀乐。
宝钗的老婆子是赌的,宝钗知道,另外她家里有个薛潘,看春宫画的,在聚会上还夸画的好,他带来春意到家里那是不用怀疑的,至于他家里的下人会不会带到园子里,不好说。宝钗特别高调说姨妈让她帮着管理园子,每天还坐轿巡视,煞有介事地,结果出了事,大太太在园子里捡到绣春囊,这宝钗赶紧溜了,不然她没法见王夫人,不好交代怎么协理的。
宝钗在大观园住的地方有个后门通往她娘和哥哥的住处,所以她离开不离开都一样,人家必定是每天都从后门回家看账本处理生意上的往来,大观园的住处只不过是个暂时与贾府联系的一个点而已,若里面有了麻烦立马从后门撤离上锁,自己的家是有娘和哥哥才叫真正的家,不像黛玉没地藏没地躲,什么都要自己来,黛玉很是羡慕她。
这是宝钗一贯的行事作风。在皇宫里的老太妃薨了那段时间贾母王夫人等不在家,王夫人房里发生了盗窃事件,宝钗也是把连通她们小院和大观园的小角门锁了“纵丢了东西与我们这边无干”丢点子东西她就这样避嫌,更何况是影响声誉名节的大事呢!当然,也有被王熙凤‘照顾’后的自我‘摘清’
也没什么到不告而辞的地步吧,若只是想体现她的善良,等金桂闹的时候再回去不是更好,薛宝钗忽然搬出去就是描写她和王熙凤之间的暗自对话,相互较量,王熙凤表面上是照顾她是客,实际上也是表明贾府对她再亲密都是出于礼节,始终没把她当一家人。
因为薛宝钗始终都是王熙凤地位的威胁,院里黛玉不用说,探春厉害点却是自家姑娘早晚要出嫁。唯一有威胁的就是识书达理见多识广博得贾府上下欢心的薛宝钗了,她若嫁给了宝玉,自然二奶奶的地位迟早岌岌可危,是她管家地位强有力的威胁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