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同样的事情、同样的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生气了对家人或外人的反应不同。许多男性在外面脾气很好,回到家里就变成另一个人,火气大、抱怨、指责,这样的人除了工作压力大之外,更多的是因为个性敏感、自卑、心胸狭隘。能力不足的人也特别容易生气,他们在单位受了别人的气,不敢当面怼回去,就借酒浇愁,喝了酒以后找弱者发泄。
一些人因为性格问题导致了情绪不稳定,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倾向于用发泄情绪来说明自己的感受,这种人的心理矛盾十分强烈,对自我、对环境都存在较多的不安全感。所以,在我们看来其实不必动怒就能够沟通的事情,他们是无法利用合理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的。所以,比起控制和压抑自己的情绪状态,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发泄情绪。
对某事、某人有期待,当达不到自己的预想时就失望、不满、愤恨,生起气来连自己都害怕。观念有问题,该生气的时候生,不该生气时也生,像个小孩子一样不懂事。小孩子常常会生气,是不会表达情绪的表现,也是一种需要安慰寻求自我保护的方式。作为成年人,心理不成熟的人总是觉得别人应该满足自己的愿望,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有些人爱生气,其实这与我们原生家庭也是有关系的,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个人性格都有影响。心理学曾经发现,一般给予充分爱长大的孩子,性格更为温和。而从小在缺爱环境中成长,内心总是悲观敏感,所以长大后,也常常会生闷气,总是觉得自己好像疏忽了,他们会自动寻找补偿效应。
容易生气跟一个人的体质有很大关系,受生理因素影响更大,其次才是教育环境的影响。有的人天生脾气暴躁,有的人就是没脾气。同一对父母生的孩子,有的性格很好,有的容易生气;有的很会读书,有的不学无术……每个人身上的基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个性特点。
我们会生气的原因其实与我们自我防卫相关。心理学上发现,每个人都有自我防卫思维,意思是当别人和我们意见不同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自己面子受损,所以会主动跳出来辩驳,其实就是保护自己的自尊不受侵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