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热出香气,切条的芋头滑进去哗啦一响,炸出一抹金黄,我便闻声而来,眼巴巴围着灶台打转。熬一锅糖浆,裹住芋头后,我就被委以重任:举着扇子往锅里扇风,好让芋头表面的糖浆迅速降温,凝出白花花一层糖霜,这就是所谓“反沙”了。
满满一大锅猪肉炖粉条,全家人可以敞开胸怀大吃一顿!那个香儿,那个味儿,在如今这个肉没有肉味儿,年没有年味儿,地沟油横飞的年代却能一直刻在记忆里,抹不去忘不掉。
吃到最后,最期待爷爷熬那一锅鲜香的白菜汤。最简单的大白菜,加上虾仁、牛肉丸、肉皮;用少许花椒和葱姜调味;熬好后泡着大米饭,从凉菜就开始吃饱的我还能再吃一大碗。
不管菜色怎么变,一定保留的是如意菜。烧起来非常简单,黄豆芽为主料,佐以豆干、香菇、金针菇、木耳等辅料,往油锅里一扔,扒拉两下,撒点盐和葱就能出锅了。
年夜饭,虽说丰盛而甚至有些眼花缭乱,最期待的却总是最后收尾,貌不惊人的八宝饭。暖暖甜甜,其实很像对于生活的期待。
台南是一个对“米”的用途比任何城市都要精深的城市,有很多以米为原料的食物,对我来说,位于顶点的,就是红蟳米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