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苏的,我们这里是先回婆家过年我们乡下有一句土语,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意思是嫁给谁家,福和祸都要同当。生了孩子随丈夫姓,就要随自己的男人回他家过年,先回婆家过年。三十,初一在婆家过年。在婆家过年主要是家人团聚自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年才快乐热闹。在我们家过年初一还要排一张全家福。拍全家福一个都能少。和婆家的人都聚在一起,相机闪光的一顺间,家人之间的亲情温暖幸福顺间就体现出来了。
结婚了,俗话说得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结婚了你就是丈夫的人 ,当然得在婆家过年,如果在娘家过年别人也会说的,有的虽然不讲,但心里也会不高兴,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既然已经嫁出去就应该在自己家过年 ,嫁出去的女儿就是外人,外人是不能在娘家过年的,如果非得在娘家过年也要处理好两家的关系,别让人误会,这样才能安心的过年 。我这边是初二才到娘家拜年的。
站在娘家的立场来说,我就一个姑娘,一年是离多聚少。大过年的,老两口在家也是冷冷清清,哪有一点年味啊!若是姑娘女婿能回来陪着过年,这个年过的将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想想看,老人的的要求也是合乎情理,没有过分之处。做为女儿,也是巴不得过年回去陪陪父母,尽尽孝心。我选择回娘家。
我们这里的风俗是大年30或初一在婆家过年。初二女子回娘家。过了初二,接着就是七大姑,八大姨,想先去谁家先去谁家了。我说的这是离家近的,如就要两个人都是外省的,都离家很远,过年都想回自己家里,那就两个人商量着办,现在都有车,去那都方便,交通这么发达,去那都不成问题。
站在婆家立场来讲,我就这一儿一媳,平时恨不能把心都贴给他们。这大过年的,本应帮助自己做做饭,料理一下家务。这倒好,儿子儿媳都回娘家过年,把公公婆婆撂在家里,你说,这年简直没法过了。婆婆公公肯定会站出来反对,不能回娘家过年,必须在咱家过年。婆家的话听来也不无道理。
结婚生娃后,一般来说都是在婆婆家过年,毕竟是嫁在他们家。但现在好多都独生子女,一到过年就左右为难,两边都盼着孩子能回来团聚,所以就得和家人商量好。或者今年婆家,明年娘家,一边家陪一年,大家都高兴,也都能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