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学哲学的男人是什么境界和修养。第一类:整天显摆哲学,整天炫耀聪明。(显摆的人?)第二类:整天看哲学书,思考人生规则,不和不懂的人说,观念不强加别人。(学习的人)第三类:不看哲学书,看小说,看世界,看社会,看自己,用哲学思维来思考。帮助别人解决困惑,懂适可而止。(思考的人)第四类:不看自己,不看别人,人就是人,事就是事,有尊重格守,有精神追求,有心态,看缘份。你好我好大家好。(追求的人)第五类:黑白不非,生死不明,活着只是活着。看规则,看本质,看心情。(活着的人)怎么看待学哲学的男人,看那个人的哲学境界吧。学了哲学的男人后面又去学道学、心理学、社会学、佛学。这种人,就是有困惑的人。看待这种人,要么天才,要么疯子。你们是那一种,评论留言哟。
哲学的领域无需区分性别,思想的能够达到的深度是永远不因外在因素轻易改变的,不过我想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喜欢哲学的人大部分都喜欢读书,喜欢思辩。但是仰望星空的同时也注定代表了要承受星空下的孤独,哲学就是一条孤僻的道路,走上这条道路就意味着脱离主流的世界,在观察事物的同时思考本质,追求他人不曾思考的问题与答案,不被理解是很正常的,能够克服这种困难,追寻自己想要的答案。我想,当穷尽了一切,最终成为了曾经仰望的那片星空的一员之后,或许就不会再感到孤独了吧。
请问您说的哲学是以卡尔马克思为代表的哲学还是以比利海灵顿为代表的哲学?
我算是一个比较喜欢哲学的男孩。但是完全不喜欢马克思这一类的哲学,福楼拜曾言:唯物唯心都是出言不逊。这两种大概念太虚了,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处在单一的唯物或单一的唯心之中。所以我特别喜欢尼采,老聃这一类的,他们剖解人性,暴露人性的丑陋,这才是哲学应有的意义,而像我们喜欢这一类的都是轻度的孤独患者!
不分男女,一般喜欢哲学的基本文学历史都有比较深层次的了解。不然真看不下去。基本每一句话,没一个段落都需要去思考,且异常枯燥。我是对文学历史宗教了解的比较多之后才读柏拉图全集,然后是罗素,斯宾诺沙和萨特只是在图书馆借阅了一部分,没有收藏。后来大学毕业为了讨生活也就读的少了。现在主要还是读历史比较多。
为什么一定要说喜欢呢,不如说,它就在那里,看得到的人就看到了而已,逃避不了,眼中无它的,无缘对面不相识。
有一个道理好多人不爱想通它,好和坏不是分开的,有坏才有好容易理解,可是有好才有坏很多人其实不那么一下就能理解的。活着就是活着,吃饭就是吃饭。活着吃饭不会是吃饭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