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青春叛逆时期,正是父母生活压力最大的时侯。父亲在外打零工赚钱,加上家里的几亩薄地收入,要养活一家五口,还要供三个孩子念书,生活总是入不覆出。农村人老旧的思想,使一些闲极无聊的人,当面背后把爸爸,妈妈当成了话柄:看那XXX两口子,一肚子刚强,日子过得返不过梢儿来,还供孩子念书,念成了是咋地?两个儿子呢,不寻思攒点钱,到说媳妇那一天,一分钱拿不出来,还得欠一屁股债,到时候孩子书读的又功不成名不就,那才丢人丢到家了呢。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农民,自然受不住村里人的唾沫星子,虽然坚持没提让我们谁辍学,但也难免在压力下萎糜起来。爸爸时常会借酒消愁,妈妈磨叨的毛病越来越严重,家里的生活进入了恐怖的恶性循环状态。作为家里的老大,又正是青春叛逆期,无可避勉的卷进了家庭的污烟瘴气之中,跟着大人一顿瞎掺和,经常是吼了爸爸,吼妈妈,吼了妈妈,又吼爸爸,常常会在吼叫时,说出一些严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话来。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只是越添越乱。如今,父亲早已离世,每每想起当时的年少无知,冲动暴怒,和对父母的无礼顶撞,以及对他们造成的伤害,总是心生愧疚,痛心不已,母亲还好,还有机会容我去弥补,而父亲,我想尽孝,已无从做起,更何谈什么弥补呀!希望那些还在青春气盛,只知世间有“我”而不知其它的孩子们,以我为鉴,不要等到多少年后懂得了,再来后悔因自己的年少无知而给父母造成的痛苦和伤害。
初一一个新来的物理男老师不受我喜欢,我就带动全班同学闹事,还往他茶杯里倒玻璃碴子,他哭了,为了彻底遏制我的叛逆和权威,老师开始联合我爸一起搞事,直到我变成一个一言不发的“好学生”。问题少女就从这时候开始。生怕自己做错事情,腹背受敌。一路不被接受,家长、学校接纳,所以总担心自己不够完美,于是努力工作,对每个人都礼貌仁慈。直到很多年以后,才开始抛开过去的阴影,重新做回自己。
青春是躁动的,真正能理解这句话就要到长大的时候!平时吃的穿的比过年一点儿都不差,没啥区别!生活好了富裕了的正常表现,不是没有年味了是对春节的期望度太高可真正到了春节又到大不了期望的高度所以会感到失落,不是年味淡了而是我们生活水平高,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远大于以前,以前有鱼有肉有晚会就可以,但是现在我们需要亲情精神力量,叛逆正常,但是不能想要逃避而叛逆。
青春期的叛逆,我觉得应该是人生最可笑的一个阶段,反正我现在想想那时的我,我都想挖个洞给自己埋了。那个时候,接触的新事物比较多~~某些事情其实并未了解的很全面,也渐渐的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还未看清自己要走的道路,所以办起事情来,有时很流俗、有时很偏激~~对于别人的教导一概不吸取,因为总觉得我没错。
叛逆期是压抑着的,表面好像没事一般,却没有没有过度的释放自己,不能说过度,应该说没有将烦恼彻底的宣泄出来,以至于至今为止还会时不时叛逆一下。现在想想,如果那时是有一个突破口来宣泄的,那现在也不会如此优柔。
每个人都会有叛逆期,这是很正常的,当然我也不例外。但我的叛逆期不是有很大明显,可能是我和我家庭及父母的和谐关系吧,在我们的家庭里,每个人只见都很像朋友似的,各自有什么心里话都想拿出来与其他人分享与分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