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败子现象,个人觉得不但寒门存在,朱门同样有。现在的孩子小的时候还听父母的,见了人父母让喊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还叫一下人,但随着慢慢长大,越来越不懂得礼貌,不说初中,高中,就是上了大学,见了父母的同事,或者过年走亲戚,很少主动问候长辈,这不仅仅是礼貌的问题,这种以自我为中心是现在年轻人的世界观出了问题,不懂得去尊重别人,更谈不上关心别人,对自己父母的尊重和关心他们也几乎没有概念。
我认为,在城里是因为独生子女这一代,父母给了太多的呵护和关心。在农村两个孩子的家庭,父母辛苦挣钱不容易,为什么也出现了寒门败子现象?我感认为是因为农村父母进城打工,深受城市教育的影响,他们虽然日夜辛苦,却像城里父母一样不舍得自己的孩子缺少任何别人拥有的东西,不舍得孩子干点家务,出点苦力,晒点太阳。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我认为并不是哪个家庭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共性问题。
城市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独生子女有了以自为是的特权,父母以最大的忍耐和宽容满足孩子的需要,这种大范围的教育方式影响着一个城市,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城乡融合,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也深受其影响,同时他们忙于奔波挣钱,也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他们也缘于自己本身文化程度的限制,在孩子教育上没有是非分辨,效仿别人教育的方法,也是造成寒门败子的原因。
寒门败子,同样存在朱门。根本原因就是社会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以挣钱为目的的事业上,用于和孩子交流,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无论城市和农村的父母,都以为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花钱需要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也并不了解父母是怎样去挣得的钱。
学校的教育也存在问题,改革开放几十年,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的教育,尤其品德教育远远没有跟上,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学生都存在品德落后经济的现象,使得孝道成为古代的传说,因此,要根本改变寒门败子现象,还要家庭教育和社会媒体,学校教育的共同努力。
父母靠打工年收入六万,孩子却四体不勤,对人没礼貌,只知道花钱,却不懂父母打工的辛苦。这和父母的溺爱有关。父母应该对孩子积极引导,让他们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如果一味娇惯,孩子不知进取,只靠父母,必成败家子,父母就是最大的过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