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景公有个家奴,年纪估计很轻,大概十几岁吧。一天早上他很高兴,逢人就说:我昨晚上梦到景公了,我梦见我背着他登天。景公当时已经又老又病。那天中午,他去上茅房,估计是没站稳,跌到粪坑里了,被发现的时候已经一命呜呼。国君死了要找人殉葬的。找谁呢?不用说你们也知道了:你不是昨晚梦见陪景公登天了么?果然是天意,就是你了。为什么说细思恐极呢?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有许多这样的家奴,沉浸在背主子登天的美梦里,却不知自己真实的处境。
去河南之后我就调查1942年的幸存者和他们的后代。这个时候出来的结果是,1942年的亲历者和他们的后代把1942年也给忘掉了。我就问我外祖母,她是1942年的亲历者她说,1942年是哪一年我说,饿死人那一年。她说,饿死人的年头太多了,到底说的是哪一年?《三联生活周刊》第710期,刘震云专访虽《三联》并不是史书,然而细思恐极,信息密度极大,令人毛骨悚然,哀民生之多艰。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记五功臣一等功,封公爵,分别是尉迟恭,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前四者的功劳都有记载,唯独侯君集在《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都是只提名字不讲事迹!这是为什么?没有事迹凭什么功劳盖过秦叔宝程知节等二等功臣?仔细揣摩,答案不言而喻,他的功劳可能是,囚李渊及心腹裴寂,限制李渊出兵援助太子,李世民篡改过史书,但杀兄弟的事迹仍然载入史册,由此可知他篡改的是跟李渊有关的部分!李世民不想让后人知道的,不是他坑兄弟的事迹,而是坑亲生父亲的不孝事迹!!!
大禹治水十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段时间他的妻子还为他生了个孩子叫启。
资治通鉴里,前几卷,一直用周王纪年。虽说用着周王的纪年,但周王总共没出现几次,最深刻的一次出场,竟是在最后一幕,周赧王草草结束了周室八百年的基业。看着史书里七雄争霸,整个中华大地笼罩在热热闹闹的大环境下。唯独那个周王室,却被遗忘在角落。他们怎样生活,怎样交谈,怎样为了挽救王室衰亡而努力,怎样东奔西走借钱支撑家业,历史好像无从关心,就这样把他们忘记了。
秦国,破韩,斩首24万人;灭魏,斩首13万人;败赵,坑杀45万人;而杀人10万以下忽略不计。史家算账真是阔绰,须知当时的华夏大地人口并不多,经不得几十万几十万的砍头。细细思量,恐怖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