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工作什么感觉,一个字形容不为过:累。我住在闵行七宝附近,工作地方在莘庄工业区。8点半上班,骑车1个小时或者公交2小时,为了能多睡一会儿,硬是骑车去上班,平时还行,遇上大风大雨的天气,真是恨啊。辞职前一段时间,半夜过了12点才回家。早上还要强打精神再骑车去上班。好处是我得到了成年后最轻的体重。坏处是这么玩命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的器重,得到了很多大项目,然后更多的加班,恶性循环,最终扛不住辞职了。
很多时候想回去,想应该会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小有成就一下。然而想想现在十分flexible的工作制度,能够承担得起的房子和车子,不用挤地铁的生活,我还是失去了去挑战一下的勇气,我都不知道这是不是没出息。当然转而一想,要达到如今在国外的生活感觉,那在上海需要多少年的奋斗啊。我只能拿着一些借口,做一个生活懦夫了吧。大概,生活逼迫我妥协,体面地妥协。
来上海最艰难最穷的一段时间,甚至公司年会需要自己去租礼服然后报销,我都没钱付押金,只能押身份证,幸好年会过后就是发工资的日子。总之心理上,经济上,都非常难熬,甚至一度期待12月22的世界末日启动,我记得那天晚上下班的路上,实在是忍不住了,给外地的闺蜜打了一个电话,痛哭了一场,什么都没说,就是嚎啕大哭,确实是觉得太难熬了,但是又不能去死。
我是互联网IT民工,从公司楼下到地铁口有500多米的距离,每天下班这条路上挤满了人,类似的景象参考节假日的武汉光谷广场天桥、杭州西湖断桥、放学时候的学校门口。每天走在这样的路上,前后左右是一样的年轻人,做同样的事情,这样的场景让人强烈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平凡,就像在洪水、地震时认识到人类生命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一样。
跌跌撞撞的找了1个来月,总算找到了可以维持生计的工作,某种程度上不负我的100块啊…还记得当时跑去陆家嘴那边面试的时候,抬头看到满眼的高楼和匆忙来往的路人,作为资深路痴和没见过市面的我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恐慌…还好最后百度地图没有坑我…成功找到…所以我初期对上海地理位置的认识就是通过不停的跑面试获得的。
在上海上班,每天通勤两小时。早上六点半起床,洗刷下,看会书,7点半出门赶地铁。虽说是朝九晚五但是基本都是六点多下班,到家就已经七点多了。做晚饭,收拾完后就8点了,接着就是继续看会书,十一点睡觉。工作日差不多就是这个状态,就这样日复一日的已经近两年了。每天在写字楼里对着电脑,不是我喜欢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