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排水分为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而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排水做法也各有不同。公路主要是考虑排除路面雨雪水和必要时排除或降低地下水,而城市道路排水应该与城市排水规划时一块考虑
城市道路的防洪设计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排泄孔和管道的设计是否合理,在就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美观,这是我个人对于城市道路防洪设计上的一点见解。
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简单来说城市道路基本上处在市、县、城镇之中,大部分需按系统排除路面与街坊径流,是与城市排水规划统一考虑的。具有系统性,较为复杂,可分为分流制与合流制。
我们国家一些城市在防洪设计上可以说确实存在很多的缺陷,尤其是夏天的雨季,你对此可能深有感悟,其实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的还是相当有长远眼光的。
第一种,北京以及类似的北方缺水大型平原去城市,基本不需要考虑,道路设计平面受控于红线,纵断受控于周边路网地块的高程,路面排水主要靠道路纵横坡,立交下凹和路段拉槽位置只能依靠泵站和调蓄池。
第二种,南方水系发达城市,城区内大江大河如果已经实现规划,基本河堤高程都能满足50到100年一遇洪水位。道路是有条件就满足一下可能的洪水高程,不能的话就以周边路网和地块为参照条件了,没有实现规划的河道周边,则需要考虑洪水位,参考道路等级,道路总体高程需高于20到100年一遇洪水位。路面水经纵横坡排入市政排水官网系统。
首先我是做市政道路设计项目中的道路工程专业,对于排水专业不是很了解,在此只能说说自己的拙见。市政道路一般都是先有规划才有设计,道路设计都是根据竖向规划和雨、污水规划进行细化设计的,现在很多城市出现内涝,很大原因是因为以前的规范和规划不合理,重现期取小了,管径设计小了,然后新建的道路雨水接入到旧的排水系统,管径就不够了,只能改造了。所以现在新建道路排水设计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标高合适能排入下游管道,二是经计算之后管径大小在考虑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取大值。旧的排水系统改造就要单独立项成立新项目了。另外,南宁现在在做海绵城市,效果如何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