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找准定位之后,需要做的是在这个小小的一亩三分地不断加强自己的实力。如果你擅长写东西,那么就多阅读、多输出;如果你擅长数据分析,那么就不断地研究各种数据分析方法、技术;如果你擅长技术,那么就尝试自己写代码实现一些东西;如果你擅长细心工作,那么就保证自己每一次输出都是完美的作品;……认真的人最有魅力,职场上也同样适用,大家都喜欢跟有实力、能干活的人一起共事,因为这样大家才能一起出成绩、领功劳。反之,只有外向的性格,并不能长久。举一个反例,之前有一个新招的同事,肤白貌美大长腿,外向性格善沟通。一开始就获得大家的喜爱,可谓是左右逢源,开发哥哥甚至都想主动为她多做一些需求。但是,一两个月后,她却成为众矢之的。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只会在群里埋怨,推卸责任;自己负责的模块经常掉链子影响到团队工作;团队会上讨论问题夸夸其谈,真正工作的时候却写不出一个可行的需求……所以,意料之中,试用期没过,就被老大劝退了。
每个集体都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这些背景不同、性格迥异的成员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只有多元化的团队才能健康发展。你是否发现,在自己的组内,有的人八面玲珑,非常善于沟通,很多事情抽根烟、吃个饭的功夫就凭三寸不烂之舌给搞定了。他们还因为自己的外向性格,结识了公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各种人物,也似乎得到了各种发展机会。我们得承认,他们确实非常厉害,外向的性格本身就是一项难得的天赋。但是,内向的人就一定处于劣势吗?并不见得,关键是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就以产品经理这个职位来说,有的人善于交际,每天跟开发、设计、市场打成一片,很多工作靠“私人关系”就很顺利地完成。但也有的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实力”,你对产品的专业知识,对用户人性的掌握,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对审美的境界……等等,这些【硬实力】构成了你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当你找到自己适合做的工作之后,就会慢慢地做成一些事情,而这些成绩也奠定了你的个人品牌,就算你不是外向的人,同事在沟通的时候也会敬重三分,因为他们知道你是可以“做成事情的人”。
我曾经不爱说话,然后变成见面熟。现在除了家人和朋友,我对谁都没有说话的兴趣了!我个人的感受,对陌生人,除了自己的隐私,什么都可以说,吹牛、说谎、讥笑对方都行!反正以后都不再相见,只要胡吹神侃的开心就行!对同事,3分真话、5分保留、2分余地。话题最好以工作为主,生活为辅。讲真周围同事真的没有几个人对我们的生活感兴趣,除了别有用心的人以外!对家人是7分真话,3分余地。话要出口时,一定要慎重,不要伤害到对方!对朋友5分真话,3分保留、2分余地。话题可以海阔天空,可以是工作、兴趣、理想和生活。但不要碰触对方的底线和隐私!顺便外说字句,喜鹊和雄鹰,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并不是取决于谁叫的欢!
职场上不看性格,看结果。你去工作,最重要的事就是把工作做好,把自己范畴的业务做到顶尖,当你强到无人可以替代时,没有人会关注你是外向还是内向,你就是权威的代表。同时,在现在这样的社会里,要学会客观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接受现实世界中常见的不公平现象。现在的职场中,只会做表面文章,没事儿就无病呻吟的贱人是很多的,你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苦练内功,默默地建立强大的内心,不要等着别人激励你,要学会自我激励,自己肯定自己的进步和成长。要看长远,不要看一时。
人真的要有底气,就算觉得自己没什么大本事也不要过于卑微。别人一看你人老实一般都会做些过分的事。刚开始你觉得自己新来的应该忍让和谦虚,但日久了,你心里渐渐就会不舒坦了,人就会变得压抑起来,长久下来不利于身心与也误了工作。一句话,理直气壮,挺直身板去做人做事。
我是觉得不爱说话也有不爱说话的好处,毕竟言多必失。男孩子话太多会让人感觉不踏实,女孩子话太多会感觉轻浮。还是要多做一些。此外,感觉谁有困难或是有开心的事,多关心一下。感觉迟钝的话,别人关心完就附和两句。再不行就多笑吧.都不会让人讨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