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的角度看,多床护理间床位数量及比例设置取决于当地市场对应客群的基数及机构整体定位。从宏观规律上考虑,由于机构(尤其市场化机构)设立前期,无法完全精准地判断客群比例,特别是在机构开业初期很难严格按照老人的行为能力设置入住门槛;从运营成本角度考虑,开业初期一般无法按预设的分区对行为能力不同的老人进行分区管理和服务。因此,在设计初期就完全决定多人间的数量和比例会过于武断,造成不可逆的结果。
如果有家人和父母同住,父母的卧室要注意做好隔音,老人对于照明度的要求要比年轻人高2-3倍,室内不仅要设置一般照明,而且要做好局部照明,为了保证老人起夜安全,可以设置双控开关或者感应灯,或者低照度长明灯,避免光线直射眼部
地面防滑,要选防滑瓷砖,保证在潮湿情况下也不打滑,要有良好的排水,保证地面不积水。这一点要在卫生间做地面找平的时候尤其重要,测试防水的时候不仅要做24小时蓄水试验,而且要保证基层坡度合理,排水顺畅。
干净整洁的环境,舒适的活动场所,卫生的食堂,常驻的医生护士,不能自理的能有个不错的护理阿姨,家人能经常来陪伴看望。这基本是最好的护理方案了,居然还有人说用机器人的,大概是辐射4玩多了吧。
浴凳设置也很重要,不仅可以节省体力,而且采用坐姿时重心更稳,也减少了摔倒的可能,选择固定浴凳代替非固定浴凳,防止浴凳本身移位导致不稳。
一定要有机器人来服务。用人来服务,一是脏累,二是贵,三是容易虐待老人,以后养老院,就是几个工程师和一大批机器护工,机器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