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是,除夕晚上谁觉前要放三只雷子,叫关门炮,初一早晨起来也要放三只雷子,叫开门炮。即便是除夕起坐年(一整晚不睡觉),也是要放的。初一打完起床吃早饭,一定是新鲜手工饺子。吃完早饭,先去祖坟祭奠先人,感谢他们延续了家族!然后,才去各家各户拜年,要红包。
大年三十,我们村都不守夜!第二天早晨比谁起的早!然而隔壁村都是头天夜里不睡觉,一过半夜就放开门炮!吃饺子,再睡觉。然后大年初一见面还恭维对方起的早,我都疑惑二十多年了,一条家沟能分出两种习俗?
我的老家在安徽江北的一个山旮旯里,在我的印象里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这一天我们称之为“送灶”,就是送灶神去天庭的节日。送灶那天家家户户会准备送灶粑粑作为给灶神的祭品,也是当天晚上的主食。
除夕晚上12点放炮竹,但一般11点就有人开始放,一直到凌晨1点,放完炮竹会有人放烟花,持续到3点,早上5点开始放炮竹,持续到早上11点。也就是说如果你比较敏感,这晚只能睡2个小时。
老家在福建闽东的小县城,这边过年有一个风俗比较奇特,过白年,就是说大年初二不能去别人家串门,也没有组织活动。这一天按照规矩是要宅在家里的。据说这个是抗战时期延续下来的习俗。
不供祖先,不放烟花,不磕头,不劝酒,酒店预订年夜饭,电话拜年,真去拜访也不过做做人客,和平常一样,大家都斯斯文文的。坐标上海,市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