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但是很难。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不巧,在我四十有一的年龄上,却开始了专接本三年函授的学习生活,开始体验到了人过四十上学的难处。首先是心理上的不平衡。开学头一天,一见面我才知道,全班同学除我之外,120多名同学的年龄都不到40岁;面对着一张张年轻稚嫩的脸,心里油然产生了一种失落感。似水流年,而今却要同比自己年龄小近一半的结成同窗、坐在一条板凳上学习,您说这心里是个什么滋味?至于什么专业,其实年近40早已经不追求什么实用了,就是用来完善自身,结了心中的念头罢了,哪个顺眼,就去读哪个。
我43的时候念的大学,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必要的,选的古典文学专业,感觉很适合我们这些中年人,简直是一种享受。不过中年上大学还是有困难的,比如打电话,亲友知道后,也是一片嘘吁声:"都啥时候了,还学哪!"但理智告诉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能把上学当做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机遇;只有经常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上学学习才能有劲头。有一句名言说的好:让别人去说吧,走自己的路。最难的还要数在复习考试的节骨眼上。年过40,记忆力明显衰退,一转身的功夫、就想不起来刚才想干什么了。
我觉得如果有你感兴趣的专业当然可以去念一个文凭,毕业之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这个谁也不知道,但是念书的过程也是很宝贵的,还可以认识自己社交圈以外的人,我觉得益处多多!为什么不试试呢?对于专业来说,最好是选择跟自己前40年工作有关的专业,毕竟年龄大了,想要接触新东西很费力气。
有一个大学毕业证肯定是好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到了,不过也可能以后用不到。我觉得吧,念大学可以是一种信仰,如果用来当做赚钱的方法,就落了下乘。倘若对于专业选择比较迷茫,可以联系一下自己的工作,多半能找到需要提升的技能,然后选专业就方便了。
意义不大,但是想读还是可以的,自己高兴就好,专业也是,选个喜欢的。其实读书与存钱是一样的,有钱就存是存不了的,只有先借钱购物再逼着自己还钱才行,读书也是一样,只有先报考那个方面的比如职称、等级后,有了目标才能逼迫自己去学得东西。
不敢说有必要,但是肯定有用,只是就业难度大,很多企事业单位要求35岁及以下,如果有工作在职深造的话那就没问题,至少对自身内涵的提高应该可以。专业我不好多说什么,别选那种太费脑子的就好,最好是文科的,理工科那些,咱弄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