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就盼着爸妈从外地回来带好吃的,漂亮的衣服。那时候条件一般,平常吃的一般般,唯有过年的时候才有好多吃的,外婆会做豆腐,葱油饼等。除夕玩老妈给我们换上新衣服,穿出去心情都好了。而且到处年味非常重,哪像现在,好没意思。
家家户户都很喜庆,在外奋斗的人会回家,我们那个村都是一个姓的人。杀猪宰羊,新衣服一定得大年初一穿。大年初一,我会和一大批小孩子提着袋子去拜年(拜糖粒子),小卖部的人会给气球或什么其他玩意。袋子装满后就回来倒在家里的盘子里。
家里大人一般都好打麻将,而且以前是能凑成两桌,还有旁观者。大人们时而认真争得面红耳赤,时而笑声直穿屋顶,热闹得不得了。那时候我们小孩子一般会坐在床上打扑克,或者出去逛街买糖吃。
小时候妈妈会提前几天煎好蛋饺,氽好爆鱼,腌好笋干,除夕自然是少不了的一桌好菜,伴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和妈妈一起搓糯米小圆子,大年初一早上第一顿就是吃昨晚刚搓好的甜甜的小圆子。
大年初一,穿上新衣,妈妈会把自己打扮得甜甜美美,站在长辈面前鞠个躬说句吉祥话,一个红包(更早的时候不用红包、直接给钱)就会伸至面前。
就是一大家子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吃年夜饭,屋子里弥漫的都是年味,大人聊天打牌,小孩就出去放炮,想想都觉得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