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高考还有一个半月的时候,每天晚上大概十二点左右睡,早上5点起床背文综,其实特别特别困,有时候背着背着还会睡着。但是没办法啊,必须要坚持。睡着了,醒来继续背呗,上课也会困得撑不住睡过去了,醒来继续上课。下课不随便乱走,留在教室里,趴在桌子上补眠。那一个月,几乎是我印象中的学生时代以来最最努力的一次了,真的感觉有压力一直在压着自己,因为已经没有退路了。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吧,高考的时候文综发挥算有点超常,因为我平常的考试从来没有拿到那么高的成绩,高考总分也是靠文综拉高的。我没办法想象,如果那一个月我没有那么努力的话,还能不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
我生活在一个工人家庭里,年幼丧父,家境不好,母亲小学毕业,经济上文化上都给不了我太多的支持。从小我就渴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所以我读书比别人认真一点,成绩也不算特别好(主要是贪玩)。因为学习不错才有了现在的工作,如果说改变平庸让自己优秀,我的感觉就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眼界、学识都是在学习和阅读中拓宽了。不要懒惰,做事认真努力,对没有背景的人来说,越努力越幸运,经历过的事越多才会越优秀。正直善良,我想这是优秀的人必须有的,不然能力再强大,又只能用邪恶来形容。对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来说,让自己优秀起来读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每天早上相约和我一起散步的同事,这几天请假没来。我打电话问她怎么没来锻炼。她告诉我说她要准备心理咨询师的面试,这几天没时间锻炼了,过几天再说。挂了电话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不是因为她没时间陪着我一起散步,而是她每天除了和我散步,还有工作,还有家务,明明忙得很,怎么还有时间学习,而且是过了笔试要去面试,说明她一直在学习。我突然发现我落后了,虽然也在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但那都是被动的,没有像我的同事那样主动的发现自己的兴趣并进行学习。
作为一个女孩在同辈之间谈不上优秀,对比从前的自己,现在是优秀的。我从小就很自卑,长大以后会经常轻度抑郁。我害怕批评和恐惧世界,在等红绿灯的时候,经常会想:只要踏出一步,就可以解脱了。可是脑海会想到家人,又不敢死了。直到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开始看书,只要感兴趣的都会看,慢慢地换成经典的书籍,现在看历史类的。后来我开始锻炼身体(慢跑和瑜伽)。现在的我很喜悦。
我一直期待自己的思想心智能力能够进入一个良性的成长通道,最终做到生生不息永不止步,而以我自身的潜质而言,我认为时间成本基本上是固定的,因此我就始终盯着这个目标,从思想观念入手,通过阅读理论书籍写解决方案,不断实践不断验证,现在可以做到每天都能投入一定量的时间训练自我,从产生这个想法到现在已有十年,相比十年前的自己也算脱胎换骨。
一个阿姨,自己做生意很有钱,老公是某大型出版集团老总,家庭条件非常非常好了,而且挺有地位的。独生女儿在北大读书,理科,考试必是系里top2,大学霸,过年为了学习不回家,她爸妈开车去北京看她,吃完年夜饭人家说:爸妈你们回去休息吧,我还要回去去学习呢。据说她在寝室吃东西很小心,怕被人嫉妒,估计也是各方面很优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