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解性格是先天的基因和后天经历的养成带来的。性格的底色改不了,但是可以进行自我控制。而外在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说一个性格底色外向活泼的孩子,他遇到一些挫折或者比较大的打击,会突然内向起来,但是他的底色外向还是更改不了的。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性格的存在,都有一些这个那个的缺点,有时候影响了我们的做人做事。所以古代先哲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第一位。修身就是在修复控制我们性格上,比较不完美的那一面。
并不是啊,至少我改变我的性格的时候并不难,我以前是个内向并且不爱说话的人,然后我就试着主动去找伙伴说话,老师上课的时候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虽然每次都回答的结结巴巴的,腿抖的不成样子,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还试着把一些笑话或者梗带到平时说的话里,逗乐自己的朋友,吸引别人和我说话,现在在外人看来我是一个特别阳光特别爱笑的小姑娘。
我认为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是从小时候到现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与自己从小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性格,所受的教育,朋友圈子等等多方面息息相关。形成以后想改变基本上很难,性格形成后会慢慢变成下意识的行为,所以说大多数人一发火就会和平时不一样,解决的方法我认为只有平时自己多做心理暗示慢慢改变。
性格不难改变,难的是,你明知道自己性格不好,却不去改变,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这样的性格会在工作和生活中带来不便,但还是不去改变,反而说,“我天生就是这种性格,改不了了,”这样的话安慰自己。
大脑工作的机制告诉我们,改变是完全可以的,但需要刻意练习,不断强化,固化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重塑新的神经元地图,进而重塑你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个人认为有些是天生的,改变天生的性质会很难,但有些是可以后天改变的,人是群居性的,所以人随环境而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