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创造之柱”的鹰状星云释放的光线抵达地球需要7000光年,我们仅是通过该星云释放的光线来观测它,事实上,天文学家推测创造之柱已于6000年前被一颗超新星爆炸所摧毁,由于相隔遥远,我们仍能看到它存在于夜空,或许它已真实消失。
太空存在许多未解之谜,例如:如果你在太空东部观看某一点,并测量背景辐射,之后对太空西部某一点进行相同测量,两个点相隔280亿光年,我们会发现两个点背景辐射的温度会相同。
物理学家模拟了宇宙是如何形成的,演绎了大爆炸事件及其随后的进化,最终呈现出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在宇宙中心有亮黄色紧密星系簇,以及“网络状”低密度星系、恒星、暗物质等。
以恒星标准来衡量,褐矮星是一种非常寒冷的恒星,近期天文学家发现一种叫做Y矮星的恒星,它是褐矮星家族中最寒冷的天体,Y矮星温度甚至低于人体体温,仅27摄氏度。
太阳表面温度大约2760摄氏度,而日冕层的温度却达到200倍,有10万摄氏度。虽然太阳经历许多活动过程可解释温度差异性,但却无法说得通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别。
天文学家观测到波江星座存在“空荡空间”,一种理论认为,波江星座中包含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所有邻近疏散星团环绕周围,这种高速轨道可用于解释膨胀宇宙“幻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