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是通过接触不同的事情来塑造的,在长大的过程中如果外向行为没有得到良好的反馈,就可能慢慢转向内向。
变化总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孩提时代总是一个接受更多表现较少的时期,所以孩子总会倾向于以主观不成熟的眼光去吸收一些信息,而人往往看别人拥有的自己没有的东西时,总会更加注意到这样东西好的一方面,自然会对这样东西有更高的评价。长期的累积到长大之后很容易就会遇到某个或某几个契机促成一些明显的质变。
有些人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会有意识地不断改变自己的性格。比如从易怒变得理智。
经历不一样了,外部环境也不一样了。其实随着年纪的增长心里对自己的定位一直都在变化。
社会磨去了我的棱角,让我过的战战兢兢,性格变了,可是骨子里潜在的童年还在。
曾经懦弱忍辱,慢慢找到了方法去保护自己,直到今天依然能够笑对生活,不是苦难改变了自己,而是苦难让我找到了自己。所以可能换个人,事情就截然不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