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初期,尽量往大平台走。年轻时候跳槽选工作,容易被职位抬头,多个一千两块钱,离家近个三战四站地铁这种无关大雅的事情影响。人的能力和潜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他在的平台。人与人一开始区别不大的,日后拉开差距的,往往就是你在的平台,和你天天相处同事的水平,你老板的见识,你客户的素质,你公司的资源。不要相信小公司更锻炼人这种说法,大概率情况下小公司,下游行业,低端产业限制了你的成长,天天和low人low事在一起自己也会变low。认识一些名校毕业的朋友,论才智都不差,但在小公司混了很多年的,眼界,思路,表达等等很多不如同龄大公司混的。(极少数逆风成长不在讨论范围)
跳槽要在自己最舒服的时候开始打算。很多人往往是在最想跳槽的时候才准备找工作,往往找到一个合适的以后,待遇不满意也就迁就了,生怕放过好机会,甚至有的人降薪也跳了。这就是跳槽的大忌。正确的跳槽筹划时间是自己发展最满意的时候开始考虑。你在每个职位的发展也是有一条曲线可以画,一般前半年属于进入状态阶段,产能比较低,半年以后到一年半属于进入状态期间,一般人两年后产能达到最高,后面发展边际效益递减了。那么正确打开姿势是你应该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候就想想自己想要什么,差不多两年到两年半开始看机会,不要等到待不住了,领导穿小鞋了再去找工作,这样会从容很多。
待遇是跳槽跳出来的。职业早期加薪升职还是会很快的,因为你基数比较低,所以容易往上加。我开始工作那几年每年都有个30-40%自然增长。但满满你会发现增长慢下来了,也很难超过50%以上的增长。跳槽成为收入倍增的几乎唯一捷径。职业早起一般跳槽加个50%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加个100%也常常有。所以,对待遇期望比较大的人,不要担心跳槽,跳跳才更健康。最近一两年市场行情没有以前好了,不过相比国外市场跳个槽可能就增加个15%-20%来说,我们跳槽加薪的增幅仍然是非常高的。
不论是面对大量的KPI压力需要加班,还是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进步,甚至只是想要一整天都精力充沛,都需要有一个好身体。每天少坐电梯,多走路。最好保证起码一周五天以上,每天一个小时以上的运动量。我的ex和我分手时候,曾说韩国人就极其自律(她在加拿大留学),就算参加party到下半夜1、2点也会去健身房。所以我现在也会十一点下班后去健身(这一点并不推荐,各人结合各自的习惯即可)。
放弃对企业的心理依赖和不必要的忠诚度。一定尽早的打消对任何企业的依赖心理,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公司运营,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如对他的不可替代性更加重要。我曾经是中企业忠诚度毒很深的人,有一次人事总监聊天,他真诚的说,人事同时看一个十年经验的人,一定会偏向选择十年里干了两三个不同公司的人,而不是只在一做过的忠诚员工。
危机感。从前由于公司性质,每天都是慢悠悠的,加上身边人提起来时候都说如何如何羡慕,根本不知道压力为何物。直到受不了想要离开这里时候,发现工作几年竟没有一个独当一面的技能,才发现这些年都荒废了。所以哪怕对现在的工作游刃有余了,也不要停下学习、提升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