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系,“低调”“谦虚”,老师们总会跟我们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即使我们取得再好的成绩,老师们和家长们总是说“继续努力”让我们有时候会对自己不认可,觉得学得再好都是“不行”,日积月累,就会不自信,即使收到赞扬,自己也会很别扭。
谦虚,是我们中国人一贯的作风。曾经听爸爸讲过一个笑话:清朝年间,歪果仁与清朝官员共享美食,看着清官员一身正式官服,头戴翎帽,歪果仁大赞“你的衣服很漂亮!”清朝官员习惯性地回答“哪里哪里。”歪果仁很仔细地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认真地说“从头到脚都漂亮”
呆在不优秀里,才是踏实的,别人赞美我,我是不会信的。他们都是哄我的,客套话嘛,难能当真啊。对你来说,赞美是陌生的。拒绝了别人的赞美之后,才感觉到踏实和熟悉。自己心里是不相信的,因为如果相信了那个赞美,就会显得自己很傻。
可能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谦虚,不能骄傲。遇到来自他人的赞美,我们会条件反射地第一时间推辞否认,解释自己其实没有对方夸赞得那么好,生怕对方误以为自己不可一世。
因为我的“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些表扬,或者“内向”,觉得被表扬了不好意思。直到最近我读一本叫《奖励的惩罚》的书,才明白表扬的问题所在。
从小爸妈就没夸赞过自己,考试得了一百分,他们会说你下次要继续努力!自己做了些很有成就感的事,父母会说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