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不论吃起来还是准备起来都很方便,拿出来招待客人,不仅能够体现主人的好客,做客的人也因吃瓜子会有被“招待”的感觉,潜移默化中就定下为一种愉悦的社会交往基调。
嗑瓜子的习俗在我国明代已经流行,晚清之前主要是西瓜子,晚清以来南瓜子开始流行,民国时期葵花子又异军突起,大受欢迎。
其实别的干果在东北一样受欢迎,榛子,松子已经不是稀罕物的开心果大杏仁,都可以打发时间,只不过瓜子比较便宜。
北方冬季漫长,农闲时大家整天呆在家中避寒,消磨时间的主要方式就是嗑瓜子聊天,嗑瓜子的习俗就这样蔓延开来。
嗑瓜子是一种量少多次的进食行为,可以随时停下来,也可以随时捡起来继续嗑,能够给社交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
我觉得一个是天冷磕瓜子可以补充热量,因为瓜子油脂大抵寒冷。二个是吃瓜子也算手动嘴动当热身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