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甲医院的一名青年医生,上学的时候感觉自己挺努力挺充实挺骄傲的,结果27岁时候还要啃老才能活下去,30岁的时候无家无业,学历高?博士后?越是这些越反衬出我的失败,中国年轻医生的失败。好不容易上岗了,认为可以大展宏图了,结果十个病人里面六个家属第一句话就是叫你们主任来。好嘛,我可以理解,谁叫咱年资低呢?然后干住院医,整一个保姆,一天说十句话有一半是扯家常,剩下一半才和专业挂钩,事无巨细,吃喝拉撒全找你。好嘛,谁叫咱年资低呢?嘿!结果保姆也干不成了,上面发话了,要重视医患交流,咱装孙子,病人一般都很好,家属一个比一个厉害,催个住院费被一顿狗血喷头。老哥老姐,我也难做啊,这是政策,你们骂我干啥?好嘛,谁叫咱年资低呢?可我的老师,一个优秀的和蔼的泌尿外科主任被一个肾脏肿瘤复发的病人以没治好病为由一刀扎倒在血泊中时,我才觉悟,不是因为我年资低,而是这个社会病了。从那之后,虽然心中热爱依旧,但血却冷了,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干到现在,在迷茫和彷徨中摸索着前行,却不知路在何处!
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是国家加大投入,不能让医院靠医疗收入来搞医院建设和提高医疗质量!医保应该搞全民门诊也可以报销。这样医院就不会小病大治,其实目前基层医院有很多住院病人根本不需要住院。如果门诊可以医保报销,门诊治疗费用是不是比住院少多了呢?医保资金是不是可以节约一点?其次,要加强全民医疗常识教育,让他们大致明白常见疾病是怎么回事,不要把医生当成神仙,不是什么病都可以治好的。再次,医患双方要多换位思考,多沟通,不要动不动就冷眼相待,要相互尊重和理解。最后,国家要加强对医暴打击的同时,也加强对不良医生和患者建立信用制度。让没有医德的医生无法生存,让恶劣患者就医成本增加。但愿医患关系能够慢慢好起来。一个真心喜欢医学的人。
我在急诊的时候,有过两个患者。第一个她腿脚不好,让我帮她去排队挂号缴费,我去了,医院明文规定职工不能插队,我就排了近半个小时。结果没有收到感谢,却收到了投诉,理由是,我不去插队,耽误了她的看病治疗时间。过了三天,又来一个老太太,也让我去帮她排队,这次吸取了教训,我就直接拒绝了,结果呢。又被投诉了,说我服务态度不好,不帮忙。那么请问大家,我该怎么办,我真不知道如何去维护医患关系了。
其实我没有觉得医患关系如何。当我学医到现在以快之十年了。不管什么病。能治愈固然是好。不能治好至少努力做了。碰到蛮横之人,要给患者讲明许多道理。病没治好,但患者心情舒服了。他自会另请高明。那来医患之闹,倒是现在,医生正规划了。有的医生自以为了不起。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对患者爱理不理,怎么不产生医闹
一个发热38.4度+扁桃体化脓的20岁的年青人反问我‘医生啊,不是体温在38.5度以下的不可以用抗生素吗!你就给我开一点“严迪”的消炎药吧!’…………我明确的解释了“严迪”属于抗生素的一种,可病号却说‘你说是,就算是吧,但是你就不要给我开抗生素,我就要严迪这种消炎药’……
挑拨离间医患关系的都是些意图不轨的人。
第一没有本事自己看自己的病;
第二又没有本事找到自己信任能看好病的医生;
第三又不相信自己遇到的医生。
所有就有了偏方治大病的憧憬,就有了小钱办大事的底气。
医狗几万块不嫌多,医自己花几块都嫌多。
自己都不把自己当人看,这个世界救不了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