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整天工作在医院的第一线,工作不单辛苦,也一定很繁忙。他们肯定没有时间顾及到他们的父母和子女,我想:做为他们的子女生活上一定鲜有父母陪伴,应该很孤单,也很独立,他们很早就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在学习上一定很努力,也很出色。以后走上社会也差不到哪去。另外,从医护人员的父母身上,他们也一定会无形中学会很多待人接物的道理,以后为人处世也肯定不会差的。
就是从小不怕挂水吃药,只怕打针,因为觉得看不到针头扎进去的那一瞬间会莫名紧张,记忆里唯一一次挂水哭,是因为一次重感冒,老妈有事所以是我爹带我去的,我爹并不知道要找熟悉的经验丰富的老护士来扎,于是遇到一个估计刚毕业没多久的护士姐姐,扎了三次还是五次都扎不准,各种针头捣来捣去,我没疼哭,急哭了,觉得怎么这么慢这么久啊以前两秒钟就好了啊。
朋友圈大都是医护人员。跟妈妈去会面朋友,都会聊起医院科室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辛酸、有汗水、也有感动,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生的珍惜。作为医护人员,她们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神秘,都是平平常常的人,平平常常的故事。每一份坚持都值得鼓舞,每一份执着都值得勉励。和所有的普通人一样,她们在亲人面前,在生活之中同样需要爱和呵护。
这个要区分,医院领导是一个层面,医生是一个,护士是一个,大医院和小医院也不一样。所以,不能区别对待。我一个同学,母亲在乡镇卫生院,他在乡里很吃香。另一个同学,父母是村医,在村里被高看一眼。当然,如果是大医院,体会更多的是父母真忙,随时会被叫走。当然,也有好处,经常在家就输液了。
我妈,拿小号止血钳当夹子,大号止血钳当烧火棍,手术剪当厨房剪刀,柳叶刀给我削铅笔,听到我手受伤第一句话是断了没,半夜接个电话就穿衣服出门,人没救回来跨火进家,碰到五保户病人送米送油送肉。
经常半夜两三点家里电话就响了,然后最多五分钟,妈妈就去医院参加急诊手术了,还有逢年过节妈妈是一定不可能休整假的,一定会需要轮岗值班备岗,外地旅游探亲一去几天不回来那种想也不要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