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90后,大学毕业3年,但是已经6年没回家过春节了,当然不只是春节这一个节假日,而是这6年了来一直没有回过家。上学的时候,同学经常会问我,你怎么不回家啊?我总是一笑了之,岔开话题。工作后,同事也会问我这个问题,我笑笑不语。具体的原因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是不想回家,只是怕面对家里的事情,我在逃避父母离婚带给我的伤害。即使父母已经离婚6年了,可能他们的心里有了些许的释怀,自己却始终过不了这一关。上学时,每到换季,同学的父母总是打电话关心的询问,要不要多打点钱,给你买衣服啊,最近吃的好不好啊等等这类的话语,同学们总是撒娇和自己的父母调侃一会儿,满脸的笑容。工作后,时常自己下班走在路上,看着一对对情侣幸福的牵手,一起买菜,回家做饭,小区里,年迈的老人,抱着孩子,逗孙子孙女。每次看到这些温馨的画面,看到他们由内而外的开心,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多么希望那是我的家,自己就是其中一员。
刚毕业的那年,自己在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这虽不是第一做火车,但却最迷茫。左手拉着重重的行李,右肩膀背着一个包,把学校能带的物品,都带在了身上,因为这样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可以减少一点花销。
客居南国异乡,适逢冬天,阴冷的空气与孤独的心绪交织在一起,又吃不惯这里时甜时辣的饭菜,在一个被冬雨寒彻身心的下午,那是第一次真正的想家。也在一瞬间体悟到了“乡愁”为何物。
深夜,还是学生时的自己一个人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箱,坐在火车站候车室,大屏幕上放着《唐山大地震》里妈妈在哭着喊“两个都要救啊!”时,自己一个人哭成狗。那时候,想家,特别想。
当兵离开家的时候,当火车向着南方不停驶去的时候,感觉离家越来越远了。突然非常想爸爸妈妈,不知道这一生还能不能相见。
我大学时候,自己一个人在冬至吃火锅,给妈妈打电话说在跟同学一大群人吃火锅,这个时候挂了电话眼泪马上就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