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明白,老年人不全是一些痴呆。老年人中不乏高智商的社会精英,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夙愿,就是在临死之前还能健康地活着。第一不愿自己或伴侣被疾病折磨,第二不愿因自己或伴侣的疾病拖累了后代人。早已缠身的亚健康问题如影随形,他们吃药就好一好,不吃药就回复原样,甚至越吃药越严重。(在公共场合或公交车上只要老年人靠近你,你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药味,这就是老年人靠药养着)当有人给他们介绍保健品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投身一试,有了效果,他们就会成为依靠或依赖。当然也有一些不法乃至没有天良的人欺骗他们,但他们基本也上不了更多当。老年人依靠保健品主要的问题就是为了养护生命,但愿国家主管部门能够尽职尽责把好保健品的质量关。
首先,人越来越怕自己活得不长久。受到保健品推销员或者讲座的宣传恐吓,更是会觉得自己可能得了这样那样的病,再受到保健品员的一番忽悠,很容易病急乱投医。其次,家庭子女缺少关爱。老人平时联系子女较为困难,子女关心较少,某些保健品推销员就大亲情牌,自认干儿子或干女儿,一来二去,使老人对其信任感大大增加,从而降低销售难度,部分老人比较贪小便宜,推销员通过一些返利手段诱使老人购买,等成交后,团队迅速撤离,所承诺的返利也就不了了之。
久病缠身,治愈无望。所以,一旦感觉有希望让自己恢复健康,都很积极的愿意尝试。这个,没老,没病的人理解不了。家庭温情缺失。孩子们各自在忙,只是偶尔回来吃饭,送钱。而且大部分单身老人更明显。而“保健品“从业人员大都热情接待,嘘寒问暖。廉价的问候和关心,永远让那些越走越远的亲情望尘莫及。
这一点上,我还是有很丰富的经验的。因为我以前做过这个行业。老年人一般是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这样就比较孤独,无聊。保健品从业人员服务他们甚至比他们的子女还要好,你说他们能不相信从业人员的话吗?而且老年人经济都是比较充足的,没有别的需要和开销,就是想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比较怕自己早早去了。
老人容易上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孤独。我们知道,年轻人要上班,基本上很少陪老人的。整个白天,都是老人独居,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陪伴。恰恰,卖保健品的人,嘴巴像抹了蜜一样,婆婆爷爷,比自己的儿子孙子还喊得亲热。时间一长,原本的一点点戒备也就没有了。
对健康焦虑,容易病急乱投医,这些问题,还是处于对健康的焦虑——到了一定年龄了,身体机能下降,各种器官逐渐衰弱,再加上一些经常一起的老人时不时走一个,自然,稍稍遇到一点病痛,就产生了焦虑,而一旦焦虑超过了度,就丧失了基本的辨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