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道歉,把对方生气的情绪逻辑说出来,让对方知道你是理解她为什么生气的,从而感受到你的诚意。同时表明愿意承担过错责任,让对方看到改过措施,由于对方的生气情绪是你制造的,所以你还需要付出情绪价值让对方开心起来,这样就将矛盾转化为增进感情依赖的机会。道歉应对的是指责,指责的背后,愤怒情绪;责任判定的诉求,道歉则是一种自我攻击和自我归责的行为。一方面代替对方进行自我攻击,使对方失去攻击的动机因而平复下来;另一方面承担起责任,使对方将注意力转移到责任落实上。因此,道歉虽然对事件本身没有影响,但能够化解对方的愤怒情绪并表明承担责任的意愿,使双方能够建立起有效沟通。
不要简单地把道歉看做是一种对错误的弥补,更不要认为道歉是对矛盾和冲突的妥协,道歉的“没有用”在于,道歉并不能从实质上完全消除错误或者是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你要清楚,道歉这个行为本身不是与错误和冲突同时存在的。是在错误与冲突发生之后,我们所选择的一种解决方案。事情已经发生了,肯定是无法逆转带来的负面情绪组伤害。这不是“道歉”没有用的问题,是做什么都没有用啊,不是什么人都能开口说道歉的。也就是这一点,使得道歉更有价值。从我认识过的人来说,有的人从来不觉得自己错了,有的人觉得给人道歉显得自己没尊严,有的人害怕低头知道错了也不道歉。
如果错误发生了,双方已经开始争吵了,可能你会觉得道歉没用,但是其实还是有用的,因为道歉代表着认错,认错是一种态度,如果你错了还不认错的话,可能对方就会变得非常生气,很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矛盾,矛盾会升级,当然了,两个人是互相尊重的,如果你明明发现自己错了,却实在抹不下面子去道歉,那么总得有人服软吧,很有可能就会越演越烈了,所以说道歉虽然看起来是没用,但是还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东西。
道歉并不能减轻当时造成的伤害,也不能抹掉伤害的事实。但是道歉却是一种诚意,一种服软,一种自我反省后态度的改变。它可以给予受害方心理上的安慰,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受害方在以后心灵上的精神损伤。道歉符合大众的心理,在道德和法律上都需要道歉这种行为。但是,这种行为一定要发自真心的。不能口是心非,当作在情势逼迫下的权宜之计。那样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道歉是一种错方对待造成错误行为的悔过的态度,可以说是错方的诚意,但是是否接受道歉或者说原谅与否是对方的权利。错方可以希望得到原谅但不可以强求。对方不原谅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1.你的道歉或者补偿不足以弥补他/她的损失2.你所道歉的并不是他/她真正在意的3.你的道歉没有诚意或者说他/她没有感受到你的诚意4.造成的伤害在他/她看来是不可原谅的
道歉是一种错方对待造成错误行为的悔过的态度,可以说是错方的诚意,但是是否接受道歉或者说原谅与否是对方的权利。错方可以希望得到原谅但不可以强求。
可能对方不想接受你的道歉。原因有很多,例如你的行为对对方造成了不可原谅的伤害,或者你没有诚意,或者对方想要的不是你的道歉,
但是道歉是必须的,它的作用是无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