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法和绘画产生兴趣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和儿童时期成长环境有关,儿童时期周围家人或朋友有从事书法或绘画的,儿童时期模仿能力很强,对新鲜的事感受也是很深刻的,随着长大了有了学习书法与绘画的机会选择进入这个圈子几率是很大的,我小的时候我爸是老木匠也接触一些雕刻和图纸纹样,做木工也要有一些基本绘画基础,再加上那时村里有景泰蓝制作作坊,经常看到这些这也就对绘画和雕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走上了绘画这条路。
记得年少时,模仿能力很强,可以照猫画虎,八岁那年去国画班学习,但是当时教育水平不发达,而且又是小城市,老师教学方式很传统,墨守成规,比如老师说今天教我们画一幅葡萄,他在黑板上画一笔,我们跟着画一笔,然后一节课结束,几乎每个小盆友都画得千篇一律,由于自己模仿能力很强,所以老师,家长们都说我画得可以,那时候误以为自己有些绘画天赋,所以对绘画一直有兴趣。
老师的引导,上了初中的时候,班主任严老师是一个语文老师,他在黑板上的板书非常的漂亮,并且经常举行一些书法比赛。而基础本来不好的我为什么能够经常得到一等奖呢?因为老师评奖的方式非常特殊,她不是评选哪一个写得最好,而是看哪一个的进步最大!我觉得老师的这个评选方法真的是非常好,它促使每一个同学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去进步。
对书法和绘画感兴趣,原因如下我的弟弟是美术专业毕业的,在全省青年美术基本功大比武时,获得第一名。他的业绩使我很振奋,在弟弟的感染下,我改行成为中学美术教师,可能有基因的缘故吧,我母亲由于老家家境所困没有念书,可是她天分好,一字不识,却能自己画出各种绣花鞋样,从小看到她的手巧,我也被熏陶。
读小学时喜欢在墙上用粉笔乱写乱画,有一次母亲回到家问:是谁在墙上写的字?我以为又做错了事,惶恐的说是我写的,结果母亲说:字写的很好,以后好好学习,得到母亲的表扬是莫大的鼓励,从此以后读初中、高中、大学,一直参加工作,在没有电脑的时代,一手好字为我的人生转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开始接受书法。那个时候我们叫大字课,最初是描红摹,一直到初中都有大字课。1965年参加工作后,就以公工作为主,没有条件买纸笔墨,学习书法需要大量纸笔墨。退休后就拿起笔,选择字贴一个一个的临。后来上了田蕴章365讲座,反复推敲,慢慢的有了起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