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生存环境越恶劣,物种越容易发生进化。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意味着淘汰率很高,有利的基因突变使得该个体在生存竞争中占有优势,更容易生存繁衍,因而基因突变可以很快传播到整个种族,完成整个种族的进化。例如东非大裂谷形成后,东非大裂谷以西气候适宜降水充沛,有茂密的雨林,适宜物种生存,生存在这里的古猿进化成了黑猩猩与大猩猩;而在大裂谷以东,比较干旱,多是草原,生存环境比大裂谷以东要差一些,但是这里的古猿进化出了人类。而现代社会的人类,生存环境舒适,几乎没有淘汰机制。医疗卫生发达,即使有一定天生缺陷的人仍能很好的生存繁衍。因此现代人类并不太具备进化的潜力。
进化是指生物的演化过程。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其遗传结构发生改变,并产生相应的表型。人类的力量现在已十分强大。人类目前已经不存在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的问题,更不存在生物意义上的进化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类独特的大脑构造使得人的能力有了无限可能,不需要进化也能够取得进步。
只要人类仍然作为生命存在就会一直在不断演化。记得前几年看过一个研究,结果表明,历史悠久的大城市居民,抗病力比新兴城市抗病力强。原因是城市作为人口聚集地在漫长发展史中不断受到来自各地的疾病的攻击。从疾病和瘟疫中幸存下来的居民抗病力要更强一些。
人体本身的进化在减慢。因为,消除不适基因需要其携带者在育龄前死去或者终身得不到异性垂青。这两个因素在社会化技术化人类中在消失。但是借助科技的人机混合社会在进化。
当然在进化了。生态环境越恶劣,越容易发生进化。那么生活在遍地有毒食品的中国,我们也会进化地抗毒性更强。正如农药与虫子的关系。
进化问题的时间尺度太大。如果从“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变化”的角度来理解“进化”,我想人类还是应当处于某种变化之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