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圈子基本上都围绕着医院,在医闹没有入刑之前,时不时就有人拉着横幅在中山医,或者省医下面示威,我也见到过一个从急诊走出来到饭堂中年阿姨,走着走着突然抱头痛哭。不过我感觉这辈子也可能要跟这行干上了,我在下定决心学医的时候已经抱着死在医院的准备了,我跟朋友说,我还是希望死在手术台上比较好,不过他笑笑说:“还是死在爱人的怀里比较好”,可能有段时间也比较偏执,觉得不允许自己出任何错误,结果压力把自己弄崩溃了,在医学院疯狂学习,因为这一切只有亲身经历才知道有多么可怕。甚至有过双向障碍的一小段黑暗时期。
业务关系,跑过残联下属的一些康复医院,一开始接触的是一些失聪失语的孩子,在器械的帮助下恢复的很好,最终虽然不能恢复到正常人水平,但是还是能正常生活的,家长也很乐观,后来接触到的是一些先天畸形或者智力障碍的孩子,可以看到绝望写在每个家长的脸上,每次去,都会很压抑,感觉喘不上气。
医院是人心的照妖镜。进了医院,尤其是有花费大、操劳多的项目,就能看出来谁能真正守护自己。尤其产科、ICU、急诊科、儿科。是个杂项丛生,人情冷暖,繁忙的地方,康复了就是欢声笑语,失败了就是痛哭流涕。
从闻到医院的药水味、看到一个个痛苦的表情、听到病房嗷嗷的呻吟开始,因为自己从事医疗行业,所以不觉得可怕,对医院有天然的好感,每次去医院就跟回家一样。喜悦哀愁交错。
生活社会是全, 医院就是部分,它反映了太多的形形色色,但是并不可怕,它有婴儿呱呱坠地的声音,有家属拥抱医护的场景,有医护给儿童送礼物的欢声笑语。
曾今在医院急诊门口,看见几个兄弟姐妹正在讨论如何分家产,吵架嗓门之大,让人震惊,然而他们的母亲正在里面抢救。当然也见过新生儿降临,两家人的喜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