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时候,自己觉得没有力量,而且当时也不晓得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能量与力量。直至换了份环境之后,才摸到让自己有方向。而且找到什么工作或环境才是自己满意的。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去一个外企做管培生实习过几个月,不知道算不算步入社会。刚毕业没有钱,我就租了一个月360元,水电另算的城中村小房间,因为听人家说城中村里住着形形色色的人,每天晚上下班回去都怕怕的,有时候回来晚了会撞到喝醉酒的人,心跳都会加速,当时就想着等我挣了工资,我也要搬到那种1000块钱一个月的公寓里。后来,住着住着习惯了,一直住到我离职我也没有搬家。我们管培生也要去门店里卖货,上班倒班就按照商场的时间,早上7点20到,晚上10点半下班,因为住在城中村,每天上班挤公交都是靠运气的,有时候要往回走一站才能坐上车,从城中村里走出来要10分钟,我几乎不坐小巴,当时的原则是能省则省,晚上回去的时候也很拥挤,但都不要紧,最怕错过最后一班公交,打车太贵了,离得又远走回去太晚了怕不安全,所以每次下班都是冲向公交站。
挺难受的,最可怕的是身边一个朋友,一个同学,哪怕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除了上班、考核,我没有任何的交际,真的是一个走路一个人吃饭,一个月休息一天,我自己就在家里呆一天,也没有网,也没有电视,也没有人可以对话,一整天就看看书拉拉大提琴,晚上快睡觉的时候,就觉得周遭一片寂静,偶尔楼梯间有脚步声,我都会觉得很害怕。
一名应届毕业生,目前再做设计,大学并不是学这个专业的,设计出来的东西并不能得到认可,所以很烦躁,也很压抑比较内向,与同事也不能很好的相处。
毕业后在家休息半个多月,然后去公司报到,公司世界五百强,制造业巨头,世界代工厂,不说大家也知道是谁了吧。作为每年校招过来的,我们在公司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菁干班,有着种种优越感的一群人。按照三方协议上的报道时间,中午十二点多到公司。恰逢K市多年难遇的高温,估计室外有四十度左右。来到公司门口,一起到的还有很多天南海北聚集于此的应届生。由于没到上班时间,没人过来接应我们,警卫不让进,我们就在门口没有任何遮阴的地方,暴晒四十分钟,然后等到一点上班时间,人资的人出来接应我们,带我们简单办理入场手续,就分配了宿舍,自由活动,直到后面的入职训练,开始工作等等。等待的那四十分钟,是我踏入社会的开始,是我知道校园生活回不去的分割线。回想大学入学,凌晨五点多学长学姐就在等着我们,一条龙服务,那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受过的苦和痛,都是夜晚咬着牙自己一个人挺过来的。看着有些同事,有压力了就发泄出来吐槽一番哭一场,同事问我:看自己过的好轻松。其实我想说一肚子话,不过后来都忍住了,只不过笑了笑。自己要多努力,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过的很轻松,那些日子,每一个夜晚,压力大到自己晚上默默流泪,却没有一点点声音,白天又是新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