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的是,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心理学概念,自卑是一种负面的心理状态,而内向则是我们的性格特征,这两者没有任何的关联,只是很多人对于内向者有比较多的误解,即使是内向者自己也是如此,所以,自卑与内向才是有这么强的关联性。内向或者外向只是性格理论的一种区分,其区别是心理能量的摄取通道的不同,简单来说,内向的人更擅长从自身寻求认同的力量,而外向的人则更喜欢外部认同的力量;只是,由于社会需求和认同感的问题,外向的人更擅长交际和表现这一点确实让很多内向的人羡慕不已,以至于忘记了内向其实也有许许多多外向性格的人无法拥有的优势。许许多多内向者因为此陷入了自卑心理当中,但是,并不是说内向者本身就具备自卑的人格特质。而自卑心理,并不会以性别类型区分,它的出现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童年时期的不良心理体验以及缺乏合理引导的心理发展而导致的。一个你看起来大大咧咧很会表现自己的人,可能是一个自卑者,而一个少言寡语不善交际的内向者,也有可能是一个自信的人。
内向型人格的特点是:兴趣、关注点多在内部,但不是完全在内部。心理活动常指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喜欢沉思、做事比较谨慎。自卑感是每个人都有的,不管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既然每个人都有,就不能直接定义为自卑就是有疾病了。在一定程度内,自卑是刺激人们变得更好的一种力量,当变成是压垮个体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时候,自卑就是一种疾病了。但是,生活中当个体意识到自己自卑的时候,并做出消极反应的时候,对于自己来说,就是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个是由个体对事件的认知程度来决定的。如果用一句话来说的话,就是:内向是一种人格类型,是根据个体兴趣和关注点是指向外部还是内部为依据的人格特征。而自卑是每个人都有的,根据不同的认知程度,自卑的表现形式和结果也不相同。
自卑对应的是自恋,而内向对应的是外向。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会看到,在一些自卑的人当中,有内向的,也有外向的。比如说,一些内向的自卑者会表现为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遇到不顺利的事情,会倾向于去怪罪自己没有做好,在自己的内在世界找原因。一些外向的自卑者会表现为虽然侃侃而谈,但是也会感慨:朋友遍天下,知心有几人?他们常常会关注外部世界,是不是有人人际关系更多?事情做得更漂亮?在一些内向的人当中,有自卑的,也有自恋的。比如,自卑的内向者,常常会幻想自己是多么多么的差劲,自我感觉糟糕。而自恋的内向者,常常会幻想自己是多么多么的优秀,自我感觉良好。
自卑属于性格层面的,而内向属于气质层面的。自卑相对来说,是一个令当事人比较焦虑的、不安全的、不自在的、不舒服的一种状态和性格特点,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可以改变的,有好坏之分的。而无疑,自卑应该是站到坏性格的队列当中,并且应该为人的很多不舒服的感觉所负责,如果有可能,也应该被人所克服掉。内向相对来说,是一个无好无坏的状态,因为气质是天生的,后天基本上是没法去改变的,而且气质本身就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一个内向的人可能会有不舒服、不安全等等不好的感觉,但是我们要知道他的这些不好的感觉,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内向的人造成的,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
内向倾向一般情况下较难被改变,一个内向倾向者如果去做外向倾向者擅长的社交、沟通、聚会,他会觉得自己的能量被耗尽,无法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天赋、创造力与才华所在。自卑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来源于缺爱的自卑可以通过重新获得爱得到改善,来源于创伤的自卑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辅助,由自卑走向自信有科学的方法可循。
内向倾向可以通过外在的行为模式辨识,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保守者往往倾向于内向性格,在一个聚会中往往容易找到外向倾向者与内向倾向者。自卑程度通过外在无法辨识,一些人外在已经很优秀,甚至取得了颇高的成就,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依然自卑,例如林肯公园的主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