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我觉得我从来就无法自救。小时候被同学欺负,我就反抗,因为他把我推倒了裤子破了洞,手也受了伤,我就找到他们家里,让他赔偿,他父母是教育了他,但是去了学校后,他和班里全班人说,谁要是再和我说话,以后就不是他的朋友,呵呵,你猜怎么了,果真没有人和我说话了啊,哈哈哈哈。现在我就无法相信其它人,有人毕竟人都是可以为了自己,抛弃什么情感(除了父母)。
人的不安全感终归来自对被抛弃或被淘汰、对死亡的本能的恐惧,请原谅自己对来到这世界是否受欢迎的不肯定,这不是你的错。人是群居的动物,我们远古的祖先与群体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自待着感到安全。退一万步讲,就算你真的很糟糕,也有人能与你链接,请与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好朋友、或某位老人、某位长者保持着真切的沟通和链接,他们能帮助你感受到这世界的友好和安全。
显然,是那些曾经生活在不安全的环境当中的人。他们过去的经历,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阴影,也给他们带来了这样的认知: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我要提防这个世界,才能保护好自己。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安全感不足的人,往往有一个安全感不足的生活经历,这个生活经历给他带来一个认知: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所以我要好好的提防这个世界,才能保护好自己。
人们的思维往往倾向于如此:不停地追求让自己变得优秀、让自己变得美好,从而通过证明自己足够好,以求让自己相信:“我可以永远拥有和他人的亲密关系和链接”,进一步让自己相信:“我可以被爱,我可以被接纳,我可以被认可......”,人们一刻不停地追求这种感觉,用这种感觉来对抗人类本能的“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从而获得安全感。
不要让缺乏安全感的人延迟满足,他们很可能会在焦虑中爆发,比如对待襁褓中的婴儿,有时候他们哭泣仅仅是想要妈妈抱抱,想念母亲的怀抱,这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及时在婴儿哭泣时,抱起他们对婴儿安全感的建立非常有效。成年人也是一样,尽量最快满足焦虑的人的需求,是缓解他们不安全感的好方法。
如果你总惶恐自己是否能够被这世界接纳,请像自己渴望的爸爸妈妈一样,耐心地、温柔地、细致地对待自己,无条件地满足自己对爱的需求。这世界只有你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你是自己内心的小孩最好的养育者、守护者、陪伴者---24小时全天候善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