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没有养老金,政府不负责养老的事宜,养儿防老成了父母老后唯一的出路。而女儿嫁出去后是别人家的人,而且古代比较忌讳女儿出嫁后经常回娘家,所以在古代养女儿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子长大后养父母是一项义务了,古代极力宣传忠孝廉耻勇,排在第一的是忠,要对国家忠心,其次就是孝,形成孝顺的社会风气。在隋唐科举之前,选拔人才的机制是举孝廉,只要孝顺父母,名声在外,就能登堂做官,可见为了打造孝顺的社会风气,政府也是煞费苦心。这种孝顺的社会风气并不是自古有之,不知哪个朝代的宰相曾提出,老人满60岁未死就活埋,理由是消耗社会资源还不干活,当时国君还傻傻的同意,后来众人联名上书才遏制了这一荒谬的政策。养儿防老的思想在中国存在上千年,越是蔽塞落后的地方越是如此,但是在大城市,人们的思想已经进化了很多,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男孩女孩都一样,甚至有些人更喜欢养女儿,儿子养大了还要其为买房子,在高房价的今天,不算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我觉得父母从根源上去改变与儿女之间关系的看法,也就不存在重男轻女这样的说法了。过去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是因为养儿防老,认为我抚养你长大,你就要养我老。过去因为条件有限,多数女儿嫁出去以后也没有能力既赡养公婆,又赡养自己娘家的父母,因此就形成养儿子才有养老保障这样的观念。
近代的观念,养育儿女,父母并不认为要有养老的回报,多数都会提前做好养老储备。那么儿子或者女儿对于父母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儿女不过是借助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我们陪伴Ta成长,我们在这个过程也收获快乐和圆满。
在我们中国,有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然现在是现代社会,但人们的思想大多数还是停留在传统之上,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活着也算是一种勇气。
不应该,如今都2018年了还在谈重男轻女的思想,个人觉得男女没有差异,也应该获得一样的地位。
不应该,当今社会的女性一点不比男人差,甚至比男人承受的更多,所以为什么要重男轻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