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江南的梅雨季,那个时候正好春夏交接,是春困最强烈的时候。气温不冷不热,早上第一节课眼睛根本睁不开,那个时候打盹打盹然后就头就碰桌子了。那个时候要是能睡一觉,真的太舒服了。到了夏天,都是暴雨,天气闷的慌,倒睡不着,但是下雨以后,天气突然降温,也是舒服的睡觉时间。秋天的时候,一场秋雨一场寒,感觉倒是没什么想睡的,到了冬季,雨水很少,而且白天很短,只是冷让你往被窝钻。总之,春天的时候,是睡觉最最舒服的时候。
个人认为,这类声音的镇静作用一定程度上是对在母体内完全被保护的安心感的延续。胎儿在出生前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这个过程中母亲的心跳、消化道蠕动和脐带内血流搏动等等声音始终陪伴着他,以至在出生后,与之类似,单调、重复而不刺激的声音对他都有相当强的镇定助眠作用,比如雨声,海浪声,引擎声,商场中嘈杂的人声等等。
下雨天在床上宁心静气地倾听那淅沥的雨声,会消去因忙忙碌碌而产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带来一份平和的心态,对睡眠大有裨益。有关研究发现,除雨声外,聆听自然界的鸟叫、风唱、树吟、水流,或者观看森林、田野、高山、绿水等美好景色,都能起到相同的或类似的效果。
让人睡得好的不仅是雨声,很多有规律的声音或者电视声等等都能促进睡眠。能促进睡眠的不仅仅是雨声,但是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雨声会给人安全感,我猜可能是因为原始时代雨声可以掩盖自己的声音防止被天敌发现吧,随着人的进化陪伴了人亿万年,留在基因里了。
我觉得雨天往往云层厚,天色暗,昏暗让人犯困。由于人的视网膜中不但有可以形成视觉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还有一种同样能感受光线但与视觉无关的神经节细胞。当外界环境由亮变暗,神经节细胞便会发出信号告诉大脑启动睡眠程序—阴雨同样为睡眠吹响了“熄灯号”。
我认为下雨声就是最棒的类白噪音,此外,森林虫鸣、山间鸟鸣、流水声也都是不错的类白噪音。既然下雨的声音或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是最理想的类白噪音,在这样天气里自然更容易入睡或睡得很香。





